为切实加强“五一”长假期间学生防溺水安全管理,增强教师防溺水安全教育责任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4月22日下午,蒙城县城关第三小学仁和路校区组织全体教师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项培训。此次培训通过案例分析、知识讲解、实操指导等形式,为教师们筑牢防溺水安全“防护网”。
责任先行:绷紧安全之弦
培训伊始,安全办主任张义平结合近期全国范围内发生的青少年溺水事故案例,着重强调了防溺水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他指出,“五一” 长假期间,学生的户外活动显著增多,这一时期尤为关键。教师们务必将防溺水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借助家校协同合作,共同织密安全网络。张主任表示:“每一个生命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落实安全教育,做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 这番话语引发了全体教师的强烈共鸣。
专业赋能:夯实知识储备
作为本次培训的主讲人,张主任从“溺水事故成因”“预防措施”“应急救援”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培训。他结合教育部《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指南》,详细讲解了“六不”两会核心知识,并通过视频演示溺水时的正确施救流程,特别强调“智慧救援”的理念,即不盲目下水,优先采用救生器材、大声呼救等科学方式,此外,他还分享了家校沟通技巧,建议教师通过主题班会、安全告知书、短视频等形式,向家长传递监护责任,全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机制。
互动实践:提升应急能力
培训中,教师们分组参与了“模拟溺水救援”情景演练。在安全处教师的指导下,教师们学习了救生圈、救生绳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操作步骤。“按压频率要保持每分钟100-120次,掌根重叠,垂直向下用力......”实操环节中,教师们认真练习、相互指正,切实掌握了应急救护的关键技能。不少教师感慨道,通过亲身体验,深刻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未来定会将这些技能融入课堂教学,教会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落实落细:筑牢安全屏障
培训最后,校区负责人孙中民作总结讲话。他要求全体教师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防溺水教育纳入“五一”小长假前的重点工作:一是各班立即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通过案例警示、知识竞赛等形式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二是联合家长委员会,向全体家长发放《防溺水安全承诺书》,提醒家长加强监护;三是教师值班团队要加强校园周边水域巡查,与社区建立联动预警机制。
据悉,仁和路校区后续还将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安全演练等多渠道持续推进防溺水教育,将安全意识深植学生心中。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安全管理能力,更进一步明确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担当。正如教师代表王磊在发言中所说:“守护学生安全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将以更扎实的工作,为孩子们的假期安全保驾护航。”
(陈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