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
第四检察部主任王品
读《认知觉醒》有感
去年读书计划里有幸列入了《认知觉醒》,读后受益匪浅,甚至觉得完全可以作为个人成长的方法论,之后多次推荐给有成长需求的年轻人,仍觉不过瘾,在今年的读书分享会上重新梳理了读后感,从认知和觉醒两个方面与大家做了心得交流。
认知。首先要了解人类的“三重大脑”,分别是: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如果把本能脑比作100岁的话,情绪脑相当于55岁,而理智脑还不满1岁,理智脑很难对抗本能脑和情绪脑,所以我们做出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自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而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只顾眼前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刷短视频一刷几个小时很快乐,而写一篇短短几百字的稿件也让人觉得痛苦。而成长就是一个克服天性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具备一种反思能力,以未来视角经常审视当前的行为,不断纠偏,在本能和理智之间选择最优项,从而提高认知。
觉醒。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觉醒是成长的开始,而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往前一步,迈出舒适区,始终做一些有挑战稍微困难的事情。成长的普遍法则: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
今年我院制定了“琢玉”青年干警人才培养计划,旨在一体化推进从严管理和鼓励担当作为,通过开展青年干警大讲堂、结对互助组“CP”、主题沙龙、典型案件培育专班等活动,逼着青年干警走出舒适区,会办案的同时还得会写作、会表达、会协调,培养复合型人才,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青年干警成长环境。
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往前一步,先迈出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