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孙晓东 通讯员 吴海亮 邵家才 刘东明 文图
物业服务涉及千家万户,是事关群众安居乐业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民生大事”。新县是革命老区,老旧小区数量多、管理难度大。近年来,新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通过支部领航联管、社区领办托管、党员领头接管、业主领队自管等模式,推动一大批无物业小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4月23日,走进新集街道艾洼社区春晖小区,老人们聚在一起闲话家常,小孩子们在一旁嬉戏玩耍,院内小汽车、电动车摆放有序,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因开发商资金困难,小区建成后排水排污设施没有完善,地面未平整硬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我们出行十分不便。”回想起小区之前的“脏乱差”,小区居民张大姐直摇头。
群众有期盼,社区有行动。“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公开推选楼栋长,成立物管会,发动居民集资6.5万元、筹劳16天,用不到两周的时间完成了地面硬化,铺设了雨水和污水管道。”艾洼社区党总支书记岳运涛介绍说,“对暂不具备引进物业管理条件的小区,我们采取‘社区兜底+居民共建’的办法,带领居民成立物管会,筹资筹劳,有效解决基础设施、卫生保洁等问题,实现支部领航、群众自治。”
如今的春晖小区,太阳能路灯、车棚、充电桩、摄像头等设施一应俱全,居民轮流值日负责日常管理和卫生保洁,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小区居民也笑逐颜开。
而位于新县中心城区的京九社区更是面临着不小的管理难题,这里的小区普遍规模小、底子薄、基础差,物业企业不愿接管,业主反映强烈。
“面对小区管理难题,我们探索了社区党组织领办红色物业模式,社区出资注册成立了物业公司。从杨树龙壹号公馆开始试点,逐户走访了解情况,建立居民群,保洁按时清理卫生,还把电梯维保照片、公用电费单子这些收支情况都公开。”京九社区党委书记、物业公司负责人曹功德介绍说。
现如今,杨树龙壹号公馆小区先期入住的业主都按月足额缴纳物业费,而怡嘉花园、鸿景华城、茶香家园、电业局家属院等无物业小区的居民也主动邀请社区物业公司去接管。
对于规模小、基础差的小区,新县鼓励社区党组织托底领办,出资成立物业公司,坚持公益属性,按微盈利标准收取一定的物业费,提供专业化物业服务,切实解决部分小区无人管、管不好的问题。
“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城市社区物业攻坚行动,针对暂不具备引进物业企业的老旧小区,探索由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带头,领导群众开展自治;对于新开发的暂不具备成立业委会条件的,鼓励有一定威望、有奉献精神的‘社区能人’牵头成立物管会,采取‘事务共管、费用共担、成果共享’的模式培育社区治理新生态。”新县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阮明说,“下一步,我们将对全县无物业小区进行分类施策,结合小区实际采取不同模式进行管理和服务,让群众都能享受到优质的物业服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从无人管到全员管,从脏乱差到美如画,从党员先锋到群众参与,从一间间亮灯的窗口到连片成景的社区,新县用带着民生温度的党建“绣花针”,穿起了基层治理“千条线”,不断编织着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之花”。
编审:孙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