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地产密探(ID:real-estate-spy)

具有强烈“珠海国资”的背景的“华发系”,近期围绕房地产板块的重大动作频繁,正应了市场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近半个月前,格力地产控股股东“珠海投控”被整体无偿划转到华发集团麾下,意味着华发集团将拥有华发股份和格力地产两家A股地产平台。

若真是这样,必然会相互“打架”。实际上,珠海国资早已在下一盘大棋。

格力地产历经近1年多的资本重组,即将变身“珠免集团”,自身的房地产业务也将逐步从上市平台剥离出去。

近日,格力地产、华发股份核心高管密集变动,比如格力地产董事长陈辉因工作调动辞职,且提名华发背景的郭凌勇、李向东进入董事会。

出生于1973年的郭凌勇,现任珠海华发城市运营投资公司董事长,华发股份董事局副主席、执行副总裁,珠海投控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向东出生于1968年,现任华发股份首席配套官,华发商管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

陈辉曾是珠海免税集团前任董事长,于2022年10月被“空降”至格力地产。如今重组借壳已完成,其使命也已达成。

从重大资产重组细节看,格力地产收购了珠海免税51%股权,同时剥离非珠海区域的房地产业务且计划5年内彻底退出房地产。

即将变身“珠免集团”的格力地产,战略定位将转向以免税业务为核心,围绕大消费产业链的运营、投资等。如今“华发背景”两位重要高管进入,格力地产连亏3年后,能否实现扭亏且持续盈利向前仍有待观察。

注意!华发股份也披露了公司常务执行副总裁俞卫国、执行副总裁张驰、财务总监罗彬均以“个人原因”辞职。

其中,俞卫国、张驰算是华发“老臣级”一线核心高管。比如俞卫国,2004年5月以财务总监身份进入华发股份,2014年4月被提拔至副总经理,一年后又晋升为常务执行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2021年5月卸掉“财务负责人”一职,而该职务由罗彬接任。

张驰于2015年8月底进入华发股份担任副总裁,2017年6月初被晋升为执行副总裁,一直干到此次辞任。

这3位核心高管辞职并腾出位置后,华发股份从内部高管中已提拔张巍、叶宁担任执行副总裁,杨拥军担任财务总监。

其中,张巍出生于1981年,现任维业建设董事长、珠海华发城市运营投资副董事长、华发股份副总裁。叶宁出生于1979年,现任华发股份首席资金官、华金资产董事长、珠海安居集团董事、珠海华发宜居置业董事等。

杨拥军出生于1978年,现为华发股份副首席财务官,曾任龙湖西安财务总监、龙湖集团财务副总经理、智创生活CFO\执行董事。

从华发股份此次高层“大换血”的年龄结构看,张巍、叶宁及杨拥军普遍要年轻些,可看出其在市场转型巨大压力面前“急于求变”的心理。



据克而瑞监测统计,2024年华发股份实现全口径销售额1054.4亿元,排名第10位,成为房企销售TOP10的新守门员,权益销售额692.4亿元,排名第9位。实际上,2020年华发股份已首破千亿销售额大关,但当时千亿房企多如牛毛,其当时排名并不显眼。

这几年,华发股份左冲右突,逆市迅猛拿地扩张规模,去年以千亿销售额杀进地产前十,不能说不够猛,但这并未迎来业绩的齐头并进,参考《华发股份:杀进地产前十,代价也很惊人》一文。

2024年,华发股份实现营收599.9亿元,同比下降16.8%;归母净利润9.5亿元,同比下降48.2%,业绩“双跌”被暴击。其中,华东区域营收219.3亿元,同比明显下滑29.28%,毛利率只有9.34%,同比下滑4.32个百分点。

去年,华发股份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近159亿元,同比骤降了68.5%,遭遇近7年来首降,其解释说是销售回款等下降;筹资净现金流-54.2亿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入114.4亿元暴降147.4%,致使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9亿元,较上年-75.2亿元进一步恶化。

截至去年底,华发股份手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25.65亿元,较上年底减少约129亿元,短期借款34.8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00.4亿元,从会计数据看,现金虽能覆盖短期债务偿付,但压力依旧很大。

这不难解释:今年4月中旬,华发股份仍执意要发行可转债。据披露,按发行可转债二次修订方案,原计划募资55亿元,如今被砍到48亿元且全部投到上海、无锡和珠海3个住宅项目上,被砍掉的是7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安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