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2025年4月24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一则报道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经济领域激起千层浪。报道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见了多家美国零售业商品巨头、大型超市以及大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和老板。这些商业巨头们集体向特朗普发出警告:其发动的关税大战,极有可能在夏天让美国商店面临空货架的尴尬局面。
特朗普政府向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这一举措看似强硬,实则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伤害中国的同时,也让美国自身陷入困境。中国商品因高额关税难以进入美国市场,美国零售业商品大企业顿时陷入恐慌,这种恐慌并非无端而起。从4月份的数据来看,美国卡车货运、航海运输数据大幅下滑,稀土相关资源短缺更是给美国制造业带来巨大压力。这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零售业大企业成为了最先感受到寒意的群体。
这些大企业老板亲自抵达白宫,向特朗普抱怨,希望其赶紧停下关税大战。他们深知,一旦关税战持续,未来商场里空货架的场景将成为现实,美国人甚至可能连基本的手纸都买不到。这种恐慌情绪背后,是美国经济供应链的脆弱性暴露无遗。特朗普政府发动关税战的初衷或许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产业,但现实却是,美国制造业在短期内根本无法满足美国人对商品的需求。美国制造业长期依赖全球化分工,许多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都依赖进口,尤其是中国制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疑是切断了美国制造业的一条重要供应链,让美国企业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舆论博弈暗流涌,特朗普“诱降”策略难奏效
在关税战的硝烟中,美国政府和媒体也开始了舆论博弈。美国政府、媒体放出风声,试图通过操纵舆论来达到某种目的。美国白宫甚至表示希望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减少到35%,几个小时前还是50%,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其实就是特朗普谈判的套路。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诱使中国主动联系,然后在谈判中占据主动,迷惑和逼迫其他国家,最后孤立中国。
然而,中国并没有上当。中方明确回应“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种坚定的立场让特朗普的“诱降”策略难以奏效。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摇摆不定,也引发了美国国内的不满。美国《福克斯商业新闻》抨击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言辞含糊不清,要求谈判的进展和透明度。汽车制造商们也对特朗普的政策表示担忧,认为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对美国汽车制造将是毁灭性的。
特朗普似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不想轻易放弃关税战,因为这关乎到他的政治声誉和选民支持;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面对美国国内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美国经济就像是一艘在暴风雨中航行的船只,关税战带来的通货膨胀、商品缺货、美债到期等问题,如同汹涌的波涛,不断冲击着这艘船只的稳定性。
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战就像是一场孤注一掷的冒险。他没有充分考虑到对手的反击能力和自身的承受能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市场韧性。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中国并没有被吓倒,而是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国内产业的自主创新,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