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全部进入疏导点规范经营,两列摊位之间还预留出数米宽通道,保证行人和电动车通行。


整治前,有摊贩将小餐桌支到绿化带和机动车道上。 


整治后,被侵占的机动车道变宽敞了。


整治前,摊贩们占据斑马线摆摊。


整治后,斑马线终于恢复了原貌。


整治前,非机动车道“全面失守”,被摊贩占据。


整治后,非机动车道已经没有摊贩经营了。

  近期,南都“圳街评测”栏目首期聚集坪山江岭路乱摆卖情况,报道出街后,坪山区马峦街道针对报道中提及的问题,立即开展专项行动组织整改。4月23日晚,南都记者现场回访发现,街道重新规划了临时疏导点,原先占道经营的140多家流动摊贩全部进入疏导点规范经营,前期侵占绿化带、堵塞交通等乱象明显改善。马峦街道表示将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加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切实提升辖区市容环境品质。

  走访

  摊贩抽签选取疏导点位置 配备垃圾桶收集厨余垃圾

  4月23日晚上7时许,南都记者再次来到坪山区马峦街道江岭路,面貌与上周相比有明显改善。

  马峦街道对江岭路靠近比亚迪一侧的空地进行了硬底化,建立了新的疏导点,将无序摆卖的流动摊贩进行集中经营,摊贩们经过抽签选取位置后,沿着疏导点有序摆摊,两列摊位之间还预留出数米宽的通道,保证行人和电动车通行。道路两端竖立了多个疏导点指示牌,并公布了经营规范,告知移动摊贩需守法经营并自觉维护市容环境和确保安全。

  南都记者回访发现,靠近竹园村一侧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原先挤满了各种食品摊位,当晚已经没有移动摊贩的身影,道路变得干净整洁。竹园村路口之前被流动摊贩围了好几层,当晚也没有一个摊位,车辆行人可顺畅通行。之前被油污浸染的路面进行了清洗,缺失的护栏重新加上,被破坏的绿化带也重新进行了复绿。之前有摊贩将小餐桌支到机动车道的情况也已经整改,恢复了交通秩序。现场有市容巡查员在巡逻,他们不时提醒着摊贩们要注意清理卫生。

  摊贩安女士告诉南都记者,新的疏导点设立之后,比以前更加宽敞了,“我们也都进行了学习,今后会文明摆卖合法经营。”安女士说,摊贩之间会互相监督和提醒,要做好卫生和保洁工作。南都记者走访时,看到不少移动摊贩都在摊子旁边设立了垃圾桶,用于收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马峦街道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市场监督部门会定期到这边对摊贩食品进行采样,街道同时要求移动摊贩配备灭火器,注意消防安全。

  安女士说,摊贩们集中搬到疏导点后,感觉有了“家”:“疏导点有固定位置和统一管理,不用再和城管‘打游击’,我们做生意也更安心了。”她还表示,为了让疏导点更有烟火气,摊贩们计划自筹经费购买装饰灯,在执法部门的指导下,对疏导点进行装点布置。    

  声音

  整治后得到周边居民好评 人大代表建议打造示范点

  江岭路乱摆卖整治后,也得到了附近居民的好评。曾嘉威是居住在竹园村的一名居民,他说江岭路之前乱摆卖严重对居民生活确实有影响,“街道之前也来疏导过,但回潮很快。这次看得出来街道下了决心也花了很大力气,江岭路比以前有序多了,进出也不用担心被堵或者被剐蹭了。”

  “南都报道中提到的,要努力实现人间烟火和文明秩序的动态平衡,这点我们很赞同,这也是我们执法工作的追求。”马峦街道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在现场进行物理隔离之外,他们还充分考虑到了现实情况和摊贩需求,对140多户摊贩进行了普法宣传和引导,确保他们充分理解,有序进行文明摆卖,要做到“便民不扰民”,今后还将定期组织摊贩培训,提升其规范经营意识,并探索“摊贩自治”模式,激发主体责任。

  坪山区人大代表、新宙邦研究院院长赵大成告诉南都记者,设立合理的疏导点,引导摊贩文明摆摊,给员工们更多平价消费的选择,其实对企业留住工人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配套是不是完善,周边生活是不是便利,也是决定一个员工是否能长期在这个企业待下去的因素。”赵大成说,希望街道能继续做好疏导和规范,在保障员工便利的同时,也做好市容环境维护和确保食品安全。

  坪山区人大代表刘小吟平时也很关注民生议题,江岭路整治后,她也来到现场走访了解,她说疏导点设立之后,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的作用,一方面给了流动摊贩一个谋生渠道和机会,同时也给周边企业员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新的疏导点建好之后,之前的脏乱差情况就改善了不少,疏导点各个摊位都装了灯,人流鼎沸,很有生活气息和烟火味。我建议街道要持续做好疏导点的管理,争取做成一个民生项目的示范点。”

  部门回应

  马峦街道办事处:

  全面剖析症结根源,开展疏导整治  

  坪山区马峦街道办事处近日回复南都表示,4月15日、18日南都对江岭路乱摆卖现象的连续报道,客观反映了当前市容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为街道改进工作提供了重要思路,马峦街道感谢南都的关注、支持与监督。

  在4月15日首次报道后,马峦街道立即对江岭路流动摊贩开展疏导整治,通过现场劝离、规范管理等方式加强管控。但由于该片区紧邻比亚迪坪山厂区,服务人口近5万人,且当前正处于城市更新阶段,生活配套设施尚未完善,大量务工人员的用餐需求难以通过现有资源满足,导致流动摊贩屡劝不止、整治效果出现回潮。

  4月18日南都回访报道出街后,马峦街道办第一时间召开专项工作部署会,全面剖析症结根源,制定整改方案。会后,街道迅速抽调各部门、各社区工作人员120余人,组建专项整治队伍,每天下午4点至晚上11点对江岭路沿路各点位持续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同时,协调交警部门对路面违停车辆进行驱离清理,严查违停占道行为,保障交通顺畅;公安部门全程驻守现场,防范矛盾纠纷及突发事件,保障行动顺利进行;马峦市监所对周边流动摊贩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提高摊贩食品安全意识。执法队牵头建立微信工作群,在群里及时发布相关法律法规指引,为各整治小组提供专业指导;对群内各组反馈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处理,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疏堵结合,兼顾市容秩序与摊贩生计  

  马峦街道办介绍,此次行动综合运用宣传、引导、执法等方式,疏堵结合,兼顾市容秩序与摊贩生计。具体整治措施如下:一是通过手举牌、扩音器、宣传页等多种方式向流动摊贩全面宣传市容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流动摊贩进入摊贩疏导点规范经营。二是设置水马、铁马等隔离设施,在重点难管区域设置固定隔离栏进行物理隔离。三是协调江岭社区、比亚迪公司,利用比亚迪园区周边空地增设临时疏导点1处,面积约480平方米,可容纳一定数量的摊贩;同时邀请摊贩代表协商谈判,最终达成一致,摊贩同意进入临时疏导点有序经营。四是整治小组分包责任区,在各自责任区内开展文明劝导,引导乱摆卖摊贩进入疏导点经营;同时引导责任区内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对乱停放非机动车进行规整。五是组织专业队伍对绿化带进行土壤修复与草皮补种,实施高压冲洗+生物降解剂清洗油污路面,恢复交通标线本色。六是执法队对拒不整改或其他情节较严重的占道经营情形,严格依法处置,形成有力震慑。

  目前报道中提及的乱摆卖区域经前期清理整治、冲洗净化,通行秩序与路面脏乱差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临时摊贩疏导点已初步建成,并同步铺设了排污管道,流动摊贩在摊贩代表的带领下采用内部抽签方式陆续进入临时疏导区域有序经营。  

  优化工作方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为平衡市容秩序与民生需求,马峦街道将重点推进五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比亚迪园区周边的流动摊贩临时疏导点的管理。增设防油污隔离油毡、分类垃圾桶等设施,安排专人清扫保洁,流动保洁车负责定时巡回清运。二是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对巡查人员实行“双随机”,建立巡查日志与现场实时监督,确保巡查无死角,杜绝“举牌式巡查”。三是优化交通组织方案。协调交警部门驱离路面违停车辆,清理影响机动车通行的其他设施、物品;市容巡查员定点驻守+执法员不定时巡查,整治流动商贩占用非机动车道、盲道经营行为;安排志愿者值守工业园出入口,加强交通疏导指引。四是构建共治共享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居民代表、摊主代表等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发现问题-协商方案-落实整改-效果评议”闭环,努力创造干净有序的城区环境。五是积极对接城市更新项目进度,推动片区生活配套设施早日落地,从根本上破解供需矛盾。

  马峦街道将以此次整改为契机,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加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切实提升辖区市容环境品质。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曾海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