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又一个同学离我们而去了!
截至目前,三十几个同学已经离世四个了,有自杀的、车祸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和这个癌症的。他们生前的形象还历历在目,曾经的来日方长戛然而止。
化悲痛为力量吧,活好当下,余生很贵,不能浪费,生命有限,激情无限!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我们来看看该网友提供的信息。这是一个同学群的聊天记录。
群里发出的一个讣告,引发同学们的响应和感慨万千。
讣告
某某同学,因病医治无效,于昨天上午(23日)去世。大家节哀!
经与家属联系,某某生前遗愿,一切从简,不搞告别仪式(定于后天26日早4点火化)。
如果有想送某某同学,可以明天下午2点,到长春市殡仪馆房间进行吊唁。大家相互转告一下,可自行前往。@所有人
查询该爆料网友的账号显示,自称是吉林大学毕业,49岁。也就是说,他的同学大致都是50岁上下的一群人。
对此,有网友感慨,你们不到50,就有好几个离世的啦?真是世事无常啊!
- 说到死亡话题,其实谁也回避不了。都说黄泉路上无老少,任何生命最终都要走向死亡。
一组数据值得关注。2024年各个年龄死亡人口分布。
从整体来看,平均死亡年龄为74.5。其中:男性为72.2岁,女性为77.5岁。死亡年龄的中位数为76.4岁。
其中:男性为67.7岁,女性为79.7岁
这就意味着,在2024年去世的人群中,男性一半人小于67.7岁;而女性有一半大于79.7岁。
由此可见,女性寿命高于男性的论断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在中位数上二者竞相差12岁。差距如此之大,直接导致女性的平均寿命不但高于男性,还超过整体的平均寿命3岁。
从细分区间来看:
在70-79岁的区间,75岁的死亡人数最多,为30.3万人;
在80-89岁的区间,83岁的死亡人数最多,为33.2万人,同时也是所有年龄中死亡人数最多的。
这与官方披露2024年的预期寿命是79岁,这并不矛盾。因为预期寿命是指在当前各年龄段的死亡率保持稳定的假设下,新出生的一代人预期能够存活的平均年数。
说直白点,也就是按2024年的分年龄死亡率,且未来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环境等保持和2024年一致的情况下,2024年出生的人预期的寿命为79岁。
总之,人死后,对于生命的个体而言,他(她)的世界就是毁灭性的,不再存在。所以,人活着才有真正的价值,人走了,与这个世界就彻底无关了。若干年后,在地球上的一点痕迹都不会有了。
活在当下,享受生命带给自己的快乐,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时光。让自己的内心活得热忱,充满希望!
如今,很多中年人面临失业,举步维艰。往往在此时,更要修炼一颗平常心,一颗淡定的内心,遇事可以“没心没肺”,这才是人生路上的必修课。人这一生不仅要努力去“拿得起”,更要坦然地“放得下”。
人生不易,珍惜自己,珍惜身边人,这就是最大的意义。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