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4月24日电 (陈琦)防粉尘、防噪声、防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治理保持着“现在进行时”。4月24日,重庆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南川区举行,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

据悉,近年来,重庆全市新发职业病逐年降低,病例数从2012年的3261例下降至2024年的340例,降幅达89.6%;全市新发职业性尘肺病病例数从2012年的3122例下降至2024年的98例,降幅达96.9%。全市劳动环境明显改善,劳动者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健康中国重庆行动(2019—2030年)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实施方案》印发以来,重庆全市持续开展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预警,推进尘肺病康复站建设、健康企业建设及尘毒危害专项治理等多项工作,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申报扩面、职业病防治机构提质合规及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等职业病防治“三项行动”。

截至目前,重庆市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企业15526家,新申报企业1011家;纳入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企业4721家,治理完成企业4717家,完成率99.9%;建设尘肺病康复站91个,配备医护人员490人,管理建档尘肺病患者24695人,累计评估1537641人次,参与康复治疗患者16808人,累计康复服务75.03万人次。

据悉,重庆已制定全国首个职业健康帮扶地方标准《重庆市职业健康管家服务规范》,组建包含职业病诊断医师、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营养师、心理健康指导师“五师”,和职业卫生监测技术人员、法律服务人员“两员”在内的职业健康管家服务团队,为用人单位提供多项基本职业健康服务。同时,推进“职业健康一件事”上线应用,实现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诊断、鉴定和工伤认定一网通办,为全市60余万劳动者提供便利。

在职业病救助方面,重庆市民政局加强困难职业病患者摸底排查,实现应保尽保。开展重点人群摸排核查,会同相关部门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人群开展筛查比对,加强动态监测,对符合低保、特困保障条件的困难职业病患者家庭,及时纳入相应保障范围。

在职业病保障方面,重庆市医保局从门诊特病、治疗药品和医疗救助托底等方面开启多层次保障。对于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尘肺病参保患者,在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的政策范围内,费用按比例给予救助,如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按不低于70%的比例救助。

在保障职工权益方面,重庆市总工会积极助推企业改善生产条件、强化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精准保障特殊人群需求。2024年补助398万元、带动22家企业投入2900万元提升劳动保护条件,预计5年(2023—2027年)投入2000万元资金用于帮助企业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减少职业危害因素。

截至目前,重庆全市建设尘肺病康复站91个,配备医护人员490人,管理建档尘肺病患者24695人,累计康复服务75.03万人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