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落实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责任,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4月24日,由廊坊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联合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障局、市总工会,启动廊坊市2025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系列活动。
一、启动仪式:
凝聚工作共识 筑牢健康防线
今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以“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为主题,以宣传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为主要内容,普及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健康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职业健康的浓厚氛围。启动会议指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县两级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积极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为劳动者营造了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会议强调,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职业病防治各项工作。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围绕“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这一主题,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深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用人单位守法意识和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二是要强化日常监管,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应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督促指导用人单位严格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三是要加强技术支撑,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和水平。强化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升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四是要关注劳动者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结合“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组织开展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为劳动者提供心理咨询、疏导和干预服务,帮助劳动者缓解工作压力,保持健康心理状态。
二、授牌仪式:
强化技术支撑 赋能防治能力
“廊坊市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指导分中心”落户应急管理大学(筹)。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全市职业危害防控迈入专业化、技术化新阶段,未来将重点开展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研究、标准推广和行业指导,为用人单位提供科学化、精准化的工程防护技术支持。
三、实地参观:
聚焦前沿科技 深化专业协作
活动期间,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总工会及各县(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市疾控中心、市职防院代表等50余人走进应急管理大学(筹)职业卫生工程专业实验室,实地考察职业危害检测、防护技术研发等前沿成果。应急管理大学(筹)专家教授现场讲解实验室在粉尘防控、噪声治理、有毒有害物质监测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为全市职业卫生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专题培训:
提升业务水平 夯实防治基础
参观活动结束后,组织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廊坊开发区文教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市职防院,企业代表和劳动者代表120余人进行了职业健康相关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监管人员、企业负责人及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防控能力,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提质增效。
根据廊坊市2025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安排,将围绕“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系列活动,包括企业普法宣讲、劳动者健康义诊、职业健康知识竞赛等,推动职业健康知识进机构、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五进”活动开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职业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围,为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健康廊坊 健康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