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资讯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全球汽贸网资讯,三年前,《通胀削减法案》刺激汽车行业在北美建立电动车供应链。如今,特朗普政府的新一轮关税战却令这一努力举步维艰,导致整个美国电动车市场正陷入混乱。
(图片来源:彭博社)
目前在美国,从原材料到电池组装的电动车全产业链本土化几乎无法实现。中国不仅是关键电池材料的最大供应国,更是全球几乎唯一的精炼中心。关税的突然提高使得车企与零部件供应商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供应链重组。
“我们距离完全本地化还差得远。”电池隔膜制造商Natrion首席执行官Alex Kosyakov表示。
根据IDTechEx的数据,去年在美销售的54款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中,有37款超过一半零部件依赖于美国与加拿大以外的供应链,其中14款完全不包含北美生产的零部件。
与此同时,中国已开始限制稀土出口,并对美国产品加征125%的反制性关税。
关税目标与现实错位:美国不具备快速替代能力
特朗普政府宣称,关税将推动本土制造。但现实是,建立电动车完整供应链需要多年投入。尽管车企正逐步在北美设厂装配电池模块,但核心原材料仍严重依赖进口——锂多来自澳洲和南美,石墨、氟化物等关键材料仍主要依赖中国。
“光是寻找稀土矿、启动提炼设施,整个流程可能耗时数年,远超过特朗普的任期。”麦肯锡全球汽车业务合伙人Philipp Kampshoff指出。
这意味着,整个产业或将在短期内陷入“成本飙升+销量下滑”的双重夹击,也被称为“战略转型阵痛期”。
全链冲击
作为美国为数不多的本土电池隔膜生产商,Natrion同样面临挑战。Kosyakov透露,其电解液生产仍需从中国进口氟化学品,而大量石墨与锂盐虽在中国以外开采,最终精炼环节仍依赖中国。
“中国几乎把整个电池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打通了。”他说。
Munro & Associates首席工程师Crittenden警告,如果这种局面持续四年,大量依赖中国材料的小型EV供应商可能面临破产潮。
面对困局,美国业内人士也提出可能的突破方向:发展钠离子电池等更易获取材料的技术路线,以降低对锂与稀土的依赖。但这同样需要时间与政策协同。
“未来如果无法理顺供应链,电动车在美国只能面对混乱、延期与涨价。”Dunne Insights创始人Michael Dunne总结道。
(编译:全球汽贸网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