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5年4月24日

预计阅读

3分钟

晚安栗子

《艺术栗子》写过两位知名度颇高的藏家

孙宇晨与大卫·格芬

,因为一件贾科梅蒂作品对簿公堂。4月18日,格芬律师团队提交长达100页反诉状,直指孙宇晨诉讼主张纯属欺诈。艺术圈不缺故事,这场涉及数亿元的“对线”还要持续很久。转回到国内艺术圈,外滩美术馆把“币”玩出新花样,也颠覆了以往美术馆的运营模式。

·RAM免门票发艺术代币

·HOW昊美术馆双展启幕

·那里美术馆在大理开馆

·科学家发现新颜色olo

·濑户内海报“三连跳”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RAM免门票发代币



2025年5月2日起,上海外滩美术馆(RAM)将正式实行全馆展览免费开放(原票价为100元/人),同时发布全新实验性制度“努拉经济”,该模式由艺术家伊莲娜·海杜克为RAM特别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美术馆经济制度,“努拉钞票”可兑换诸如讲座、表演、工作坊等展览以外的项目活动的有限参与名额,也可以相互赠送、积累、收藏。

1993年南斯拉夫发行的、如今已失效的“10亿第纳尔”被激活为艺术代币“努拉钞票”,观众可以通过固定“汇率”购买,也可以在未来通过志愿服务、重复访问美术馆、参与项目知识贡献等方式赚取。所有通过“努拉经济”获得的资金将用于支持展览和公共项目的实际开销,包括艺术家费用、差旅费、材料费、设备租赁和劳务成本等。

HOW昊美术馆双展启幕



HOW昊美术馆混合智能艺术季双展“后窗·寓言”“穿越本体——机器人艺术中国”于4月21日至8月17日展出,两个展览共同指向一个问题——在AI汹涌而至的时代,人类应该以怎样的姿态与其共处?







一楼展厅呈现的群展“后窗·寓言”,由艺术家费俊带领的某集体策展团队与昊美术馆策展团队共同打造,通过17位(组)国内外艺术家的25件作品,呈现文本、声音、装置和互动体验的交错中,AI不但是窗口,更拥有某种寓言涌现的存在。通过对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的回溯,展示艺术家在与AI、算法、建模等创作手段的双向合作中的生成艺术。







二楼展厅呈现的展览“穿越本体——机器人艺术中国”由张海涛策划,集结19位(组)中国艺术家的25件作品,以中国的人形机器人艺术为研究方向,强化人形具身机器人研究领域与艺术的结合。在AI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将如何着陆?展览针对这些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做出艺术与技术混合的视觉和感知回应。

那里美术馆在大理开馆





4月19日至6月19日,大理那山那海艺术中心那里美术馆首展“枕山襟海”举办。作为大理第一家专业的当代美术馆,首展以云南、四川两地艺术家的创作面貌为定位,策展人李贵明、杨静选择包括著名艺术家唐志冈在内的十几位不同年龄段、不同创作媒介的艺术家,共同呈现当下西南地区艺术家的创作生态。





西南地区一直是中国艺术版图中一片独特的土壤,这里的艺术家们扎根于多民族的文化传统,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既接地气又充满当代气息的作品。他们不仅运用绘画、雕塑等传统手法,还大胆尝试数字技术等新媒体,让艺术表达更加丰富多元。





大理作为西南文艺群体的重要聚集地,自古就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舞台。苍山洱海之间,茶马古道的文明与当代艺术碰撞出新的火花。本次展览以大理作为观察点,通过十几位艺术家的近四十件作品,像“地质切片”一样,带观众深入探索西南艺术的独特魅力。

科学家发现新颜色olo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研团队宣布,发现了新颜色。他们在《科学进展》杂志发布文章,通过一种名为“Oz”的视网膜刺激技术,成功助力人类首次突破视网膜的生理限制,感知到了一种超出自然光谱范围的新色彩“olo”。这一发现,犹如在色彩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科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 5 ·

濑户内海报“三连跳”



4月18日,2025年第6届濑户内国际艺术祭拉开序幕,春季会期为4月18日至5月25日,夏季会期为8月1日至8月31日,秋季会期为10月3日至11月9日。自2010年首届活动以来,每届的主视觉皆由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负责。此次主视觉由3张连续海报组成,画面为摄影师上田义彦拍摄的学生从跳水平台跃入海中场景,隐喻艺术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回归海洋”的主题。

· 6 ·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月23日至4月24日,经过终评会投票,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确定: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

文字|艺术栗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