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赵洋 王新月 记者 高小雨)4月17日,国网陕西电力(绥德郝家桥)张思德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再次走进郝家桥村进行大走访活动。从“用上电”到“用好电”,从传统农业到智慧产业,国网绥德县供电公司以专业服务为笔,以责任担当为墨,在郝家桥村绘就了一幅“电力赋能、产业兴旺、民生幸福”的振兴画卷。


党员服务队在郝家桥开展走访活动

现代农业大棚里新的“致富密码”

在郝家桥村的日光温室大棚,青翠的黄瓜、火红的辣椒长势喜人。“现在只要电好用,农活完全能应付!供电所的人随叫随到,灌溉、温控设备从没掉过链子。”村民高树富说,他是村里的种植能手,承包着3亩大棚,年收入达七八万元。

为给村里20座日光温室大棚、40座拱棚提供稳定电力,绥德公司超前布局,开展电网改造,前后为村内相关产业新装变压器9台,补强高低压线路20.71千米。“电压稳了,大水泵、自动喷灌系统运行更顺畅,蔬菜品质也上去了!”种植户刘红芳一边整理菜苗一边夸赞。


电力工作人员服务大棚用电

今年以来,绥德公司推出“用电管家”服务,定期组织党员服务队上门指导农户安全用电,为种植户解决温控设备调试、漏电保护器安装等问题,让“科技种田”无后顾之忧。

“红色文旅”数字赋能的“流量密码”

郝家桥村曾是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村,2021年被党中央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2024年凭借着红色文旅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作为陕西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郝家桥村年均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为确保景区用电无忧,绥德公司将村中心低压线路全部改为电缆入地,实现“用电不见线、村貌焕新颜”。

“每逢节假日旅游高峰期,我们的保供电小组都在景区里,为5D数字体验馆、文化景观长廊、智慧导览系统等设施进行全天候保电,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绥德公司保电人员刘海江介绍。

打通“服务末梢” 护航“乡村焕新”

2022年,绥德公司与郝家桥村签订“村网共建”协议,在村委会设立电力便民服务点,推行“双长”融合治理模式,村支书与供电所长担任网格长,台区经理化身电力网格员,形成“线上办、就近办、上门办、帮您办”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电力工作人员在郝家桥村电力便民服务点为客户讲解办电流程

为积极响应“双碳”目标,绥德公司大力推进村学校、养老院的“煤改电”工程,广泛推广清洁供暖方式。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桥架”设计,对入户线路进行改造升级,有效根治了以往线路杂乱如“蜘蛛网”的现象,这一举措惠及了644户家庭。

村民们自豪地说:“如今,家家户户电器设备一应俱全,电暖气、电灶具都是标配,村里更美了,空气更好了!”

从“脱贫攻坚楷模”到“乡村振兴标杆”,郝家桥村的跨越式发展,印证了“电力先行”的硬核担当。绥德公司以电网升级夯基、以精准服务护航、以绿色转型赋能,让电力成为撬动产业振兴、生态改善、民生幸福的支点。

正如村民口口传唱的歌词:“山沟里把温棚建,荒山变成花果园;电力足,产业兴,家家户户过上好光景……”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电力之光恰似灵动笔触,为乡村发展增添斑斓色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