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京津冀全民阅读推广周主题沙龙暨北京出版集团第23届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纪念讲坛”举办。本次活动邀请京津冀三地优秀作家、学者、出版人、阅读推广人,以“面向未来的阅读”为主题开讲,并发布了“2025青少年悦读精选书单”。


本次活动由北京出版集团、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主办。活动现场,三地出版集团联合推荐了“2025青少年悦读精选书单”。该书单立足青少年认知特点与成长需求,精选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读物,涵盖文学、科普、历史、艺术等多个种类45种精品图书。

在这书单里,《北斗牵着我的手》是我国首部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题的原创儿童小说。作者将对我国航天事业巨大成就的赞扬真实自然地融入到充满童真和生活气息的文字中。图书从孩子视角出发,赞扬了我国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讴歌了中国科技工作者新时代的“北斗精神”。

《北京城的脊梁:中轴线的故事》是一本介绍北京城和北京中轴线的人文历史绘本。本书从元大都建都讲起,选取了16个最具代表的时空交汇点,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历史上的北京的样貌,带领孩子穿梭时空探索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


《马可的十四岁》是儿童文学作家周敏所创作的最新长篇小说,讲述了少年马可在北京如何度过了自己平凡而又不乏波澜的十四岁。在周敏看来,信息爆炸和网络碎片化的冲击下,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通过阅读优秀的青少年成长小说,来建立心理防线。“优秀的成长小说能让青少年在代入感中学会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冲突等心理困境,获得成长的力量和勇气。”

当天的活动现场,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作家叶梅通过近年大热的AI写作、自动驾驶等案例,强调作家应思考如何用文学表现科技时代的人性。她呼吁在数字化阅读时代重视纸质书的独特价值,“用文学的温度拥抱科技的理性”,为青少年创作出更多启迪心灵的佳作。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以自身读书体验为例,阐述了科学阅读的重要意义,并分享了以科学阅读助力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经验。他提议,出版界应创新形式,通过纸数融合、思维导图等生动方式,让科学阅读既给孩子们打好基础,又能放飞想象,在快乐中促进学习成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刘忠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