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在国会听证会上的一番言论,将中美关系的走向再次推到舆论聚光灯下。中美未来究竟是“斗”是和?美军在太平洋的一系列动作,以及这位司令的表态,背后藏着诸多玄机。

帕帕罗在2026财年国会听证会上,为争取预算开启“表演模式”。他声称,中国战斗机年产量比美国多出约两成,且新旧机型同步推进。在海军舰艇建造上,中美速度差距悬殊,中国建造海军作战舰艇的速度约是美军的3倍。帕帕罗还强调,中国“先进”的远程空对空导弹、在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领域的发展,都对美军构成巨大挑战,甚至直言中国在“第一岛链”已具备阻止美国取得空中优势的实力。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资料图)

不过,他也承认,一旦中美发生冲突,谁都无法完全掌控空中优势。这番看似矛盾的言论,实则暗藏“不想在亚太挑起大国战争”的伏笔。可嘴上说着“不想开战”,美军在太平洋的行动却没闲着。美海军作战部长办公室参谋部主任博伊尔透露,美国国防部正调整美军联合部队在“未来对华战争”中的训练模式,规模更大、联合程度更高的演习愈发受重视,目标直指中国。美军驻太平洋部队加强与日本、菲律宾等盟友军事合作,频繁举行联合军演,还大张旗鼓制定新的“对华作战”计划。

美军这种矛盾做法,背后是多重目的。先看美国国内情况,特朗普政府上台削减各部门预算,美军为维持自身发展,只能靠渲染“中国威胁”这招向国会要钱。原本说要削减军费的特朗普政府,提交的2026年度军事预算草案超1万亿美元。美军高官为让这笔预算顺利通过,自然要在国会面前“卖力表演”,把中国描述得“威胁重重”。



美国(资料图)

从国际战略角度,美国想维持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霸权,遏制中国发展。但中国军事实力今非昔比。中国造船业全球市场份额达70%,而美国仅剩0.2%,美国造船厂因人力成本高、供应链断裂,发展陷入困境。空军方面,中国歼-20等先进战机性能出色,在争夺空中优势上比美国F-35更具竞争力,且中国空军接收隐身战斗机速度不断加快。在高超音速导弹、蜂群无人机、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也建立起对美军的“非对称优势”,这些都让美国不敢轻易对中国动武。

可美国又不甘心放弃遏制中国的企图,于是一边积极备战,想在军事上保持对中国的压力;一边又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还寻求在军事层面与中国沟通,建立防止冲突的“安全护栏”。这种矛盾战略,反映出美国面对崛起的中国,既想打压又怕失控的纠结心态。

中美关系复杂,“斗”与“和”的界限模糊。经贸领域,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曾让双方关系紧张,但在军事和外交领域,双方又维持着“斗而不破”的局面。这是因为一旦军事冲突爆发,后果难以控制。中美贸易占全球贸易25%,若两国冲突,全球供应链、生产线将瘫痪,引发全球经济危机。金融方面,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抛售国债会冲击美元霸权,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从全球秩序看,芯片、稀土、疫苗、气候治理等诸多领域都离不开中国参与,中美冲突不利于全球问题解决。



美战机(资料图)

美国的焦虑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其制造业回流计划停滞不前,工业产值不及中国一半;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双标明显,在国际上道义破产;北约盟友也担心被美国绑上战车,开始离心离德。在这种背景下,美军只能靠渲染“中国威胁”维持霸权,但这种冷战思维注定行不通。

中国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南海、台海开展演训,是向美国表明立场:不主动挑起冲突,但面对挑衅绝不退缩。越来越多国家希望中美找到共存之道,因为这才符合全球利益。美国若继续沉迷“对抗剧本”,最终只会加速自身霸权崩塌,让世界因它的错误决策承受巨大代价。中美关系走向何方,美国是时候做出正确选择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