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华网援引美国“战区”网站报道,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办公室参谋部主任,迈克尔·博伊尔中将日前阐述了美国海军未来的发展愿景,在这当中,他透露了美国国防部正在着手调整美军联合部队在“未来对华战争”中的训练模式,要摒弃以往各军种“各自为战、分头训练同一类场景”的传统做法,转而要开展“跨大规模战场空间的一体化协同作战演习”,旨在通过实践“更清晰地”掌握实施此类复杂联合作战所需的各种能力要求。博伊尔表示,军种间关键能力需求的生成机制低效并存在缺陷。
由于之前美军的训练方法和模式在印太地区并不适用,在解放军的强大实力下, 美军传统的作战方式失去了作用;意识到这点后的五角大楼一直都是试图改变训练方法,从之前的单一兵种训练,再到海空军联合训练,再到陆军、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太空军的加入,并且训练内容也都将由实战指挥团队执行而不是由那些高层决定。美军认为,要想在这场和中国的战争中获得胜利,美军必须全面整合联合部队并与盟友和伙伴国合作。
美军联合部队一体化协同作战演习(资料图)
演习的策划执行将不再由军兵种高层主导,而是交给实战指挥团队和战术专家来设计。这种组织方式的变革,表明美军正试图打破传统,摸索一条更加高效灵活的对华作战路径。太空部队和网络司令部也将作为新型作战力量加入,充分显示出美军对未来战场的全新想象。如此高调的军事挑衅,表面上看是一场军事演习,实则是美国更大战略棋局中的一步险棋。恰在同一时段,特朗普正挥舞着关税大棒,向中国发起新一轮经济攻势。这分明是精心编排的双线压制战略,一场典型的"明枪暗箭"组合拳。
然而,美国在全球面临着诸多事务,需要分散军事力量。它不仅要应对中国,还要兼顾俄罗斯、伊朗等,同时还要在南美等地区维持一定的军事存在,这使得其能够投入到西太平洋地区对付中国的兵力相对有限。美国虽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但能够同时集结到亚太地区的上限只有理论上的5艘,实际最多也就3艘,而3艘核动力航母想要对抗中国显然是不现实的。美国在关税战和军事威慑上的种种行为,本质上是其霸权主义的体现,妄图通过这些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维护自身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资料图)
近日,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在参加2026财年国会听证会时,为争取预算,狂打“中国牌”。他表示,中国生产战机和军舰的速度远超美军,在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也大大领先。他认为,在“第一岛链”,中国已具备阻止美国取得空中优势的实力。帕帕罗向在场议员表示,中国战斗机的生产率目前是美国的1.2倍,在运营大量老式战机的同时,正在继续研发新型飞机。他还声称,中国“先进”的远程空对空导弹也对美军“构成巨大威胁”。
据美媒解读,帕帕罗并非对中方军事能力进行单纯的评价,而是借此传递出对印太局势变化的担忧。数据显示,中国在战斗机生产方面的效率已超过美方,同时,其远程打击装备也具备较强威慑力。这些情况促使美军重新评估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部署策略。从公开信息来看,这种措辞更多是一种战略表达方式,既是为争取军费预算服务,也可能是传递政治立场的工具。有分析认为,面对2026财年的财政预算压力,美军相关机构希望通过突显外部安全压力,为军费增加寻找合理性依据。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资料图)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军政要员曾多次强调“美国不想与中国发生冲突”,但美军司令又下令对华备战。对于美国军方来说,炒作和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是其争取防务预算的惯用手段。果不其然,本来还打算逐年削减军费开支的特朗普政府提出了2026年度国防预算方案,总额高达1万亿美元,这将创下美国国防预算的历史纪录。在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的情况下,美国还想继续把防务预算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表明美国若无法通过贸易战获得得更多的利益,最后极有可能挑起一场热战。
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还警告称,若台海发生冲突,不仅会造成远比1930年大萧条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还会导致大约50万人“死于绝望”,他提醒台湾当局,大陆对台“挑衅”比以往增加了300%,“这不是军演”,而是鲸吞台湾的“彩排”。在穷尽各种手段和方法之后,特朗普政府意识到,除了战争之外,美国已经无法阻止中国的崛起。如今的美国,也只有在军事上对中国还有一定的优势,若不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美国就更没希望遏制中国崛起了,因而美国果然就想到了“军事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