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力的飞升与人性的觉察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以“进步报告”的日记体形式,记录了主人公查理·高登——一名智力障碍者,通过脑部手术从智商68跃升至185,又因实验缺陷重归愚钝的全过程。

这场科学奇迹的背后,也逐渐从查理的视角,看到了自己和周围人的异样:

随着智力的提升,他的认知也在短期内有了巨大的飞跃,甚至在学术上能去指导给他做实验的专家;他也逐渐看清了曾经“友善”同事的嘲笑、科学家的冷漠利用,以及童年被母亲遗弃的创伤。

而与他命运相连的小白鼠阿尔吉侬,在智力巅峰后迅速衰亡,暗示了这场实验的悲剧本质。

最终,查理在智力衰退中走向消亡,也在生命最后写下“请替阿尔吉侬放上一些花”,以微弱却悲壮的方式,为所有被践踏的生命尊严献上悼词。

二、查理的三重困境与人性呼唤

1. 亲情:被遗弃的爱
查理的亲情世界充满裂痕:母亲因羞耻将他遗弃,父亲以软弱逃避责任,唯有妹妹诺尔玛在成年后尝试弥补。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们也有“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法,反过来也是一样。

看到母亲的作为,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愤慨,身为人母,怎么可以这么狠心遗弃查理。但是生活中,我们又会发现,很多母亲遗弃自己的孩童,背后有一万种不得已的原由。我愤慨,但我也理解。

当然,在生活中,也有大多数人童年时没有得到很好地照顾和情感满足,以至于当子女成年之后,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寻找。

查理回家的时候,就是希望被母亲认可和接纳。然而结果却未尝所愿,唯有和妹妹的对话中,感受到一点来自家庭的温暖……

2. 爱情:不完整的爱情
看看查理的两段感情:对老师艾丽斯的爱,始终被困在认知的不对等当中。

在查理愚笨时,他是被俯视的“孩子”;聪明时,他成为傲慢的“导师”。

二人的关系因智力落差与实验伦理的阴影崩塌。也很感念在查理智力衰退的后期,艾丽斯对查理的照料。而与艺术家费伊的肉体欢愉,则是有性无爱。

查理在爱情中的挫败,印证了情感的根基是平等的共情,理解与尊重,而非智力或欲望的博弈。

3. 友情:体会人性的恶
面包店同事对查理的欺凌(如让他参与侮辱性的“迷宫游戏”)与疏远,揭露了人际关系中的阴暗面。

欺软怕硬的人大有人在,但欺负弱智的人,又把人性的恶推向另一个层次。

唯有小白鼠阿尔吉侬——这个与他共享命运的“实验品”——成为查理真正的灵魂伴侣。

他为阿尔吉侬献上的花束,不仅是对友情的悼念,更是对“理解”的终极呼唤:

4. 查理的觉醒:对人性尊严的终极呼唤
查理在智力巅峰时写下:“我现在知道,成为一个普通人需要的不只是智力。”

这句话撕开了社会的虚伪面具:人性的完整需要的不仅在于智力,还应当有情商、尊严、观念等多种因素的组成。

当他智力衰退后,反而以孩童般的纯真接纳了世界,并在笔记中恳求“告诉艾丽斯,我现在能感受到快乐了”。

这种觉醒,是对美好童年的追忆,更是对人性本真的回归——唯有放下对“完美”的执念,才能看见每个生命的价值。

三、启示与行动:

1、人性的觉察

我们或许曾经遇到过弱智的人,但我们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对待的?

如果有能力,请投以微笑和尊重,不是所有的人都完整,所有完整的人也都不完美,如果不爱,就请不要在他们纯洁的心灵上面划出伤口;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不常有机会遇到这样的人,但遇到了,请伸出自己的手,献出一点力所能及的爱,比如做些公益和捐赠。

尊重人和生命的人,身上必有爱的微光。

人性的觉醒

人是很复杂的,以好坏定义人,这未免片面;如果从立场出发来理解,往往很多人的行为都是可理解的。

我们周边有很多身在困局中而不自知的人,需要及时自我觉醒。就像当下社会,不少人沉迷游戏,沉迷短视频,就像沉浸在温水中的青蛙,逐渐失去奋力一跳的能力。

而觉醒,是需要推翻错误认知的勇气,需要走出舒适圈的决心,需要承受蜕变痛苦的意志,以及持之以恒的定力。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任何一条蜕变的路上,总有同行的人。

作者:

黄泽师,第6期百日共读计划成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