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在晚清时期曾经权倾一时,在当时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难免少不了她的身影。可能是因为慈禧的昏庸腐败,挪用北洋舰队军费,以及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话过于“出名”,所以很多人就会认为慈禧在晚清时期无人压制,可以在朝堂上为所欲为。
不过历史上还真就有一个能够一直压制慈禧的人,只不过她中年崩殂,没有留下太多的故事,所以才会让人有着无人能够压制慈禧的错觉。
那么到底是谁,能够一直压制着慈禧呢?
尊卑有别的两宫太后
在中国古代,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划分十分森严,即使你的身份已经和对方相等,但也会因为出身、嫡庶之分的问题而产生差距。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两人虽然都垂帘听政,但是在地位上慈禧要低于慈安。
在清朝时期,满清为了划分等级,曾经在满族、蒙古族、汉族中分别设立了八旗贵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满清八旗,而在这些等级中,最为尊贵的就莫过于满八旗中的“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
而慈安太后就是镶黄旗出身,并且还是清朝地位尊崇的钮祜禄氏家族。皇帝的婚姻大多数都有着极其浓厚的政治因素,满清皇室和功臣贵族联姻,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钮祜禄氏一家中,在慈安之前就出过几位皇后和嫔妃,这种地位是其他家族无法撼动的。
慈安正是因为自己容貌秀丽,且淑雅端庄深受咸丰皇帝的喜爱在咸丰还没有登基的时候,慈安就来到了咸丰身边,等到咸丰皇帝称帝后,慈安也被封为了贞嫔。
咸丰皇帝的正妻在自己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皇后之位一直空缺,而且慈安又深受自己的喜爱,于是咸丰帝就直接册封慈安为自己的皇后。就在慈安被册封为皇后的这一年,一位镶蓝旗出生的女子经过选秀来到了深宫之中。
镶蓝旗是满八旗中等级最低的,而且慈禧本人的家族也没有什么崇高的地位可言,所以刚刚入宫的慈禧,仅仅被封为了贵人。按照清朝时期后宫的等级制度,此时的慈禧距离慈安还差五个等级。
然而慈禧却比慈安有着一个她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她的肚子比慈安争气,咸丰皇帝虽然比较风流,但是却一直没有儿子。在咸丰六年的时候,怀胎十月的慈禧生下了一个男婴,咸丰皇帝十分高兴,抱着自己唯一的儿子笑得合不拢嘴。
母凭子贵,慈禧也因为自己的儿子,被咸丰皇帝逐渐晋升为了贵妃。可是让慈禧非常嫉妒的是,自己生下的儿子,却对自己并不喜欢,反而更加亲近慈安皇后。这就是因为慈禧本人的控制欲很强,总是会让自己的儿子感受到压力。
而慈安则完全相反,她不仅温和宽容也从来不会想着掌控别人,从此刻开始慈禧的内心就逐渐对慈安有了嫉恨之情。然而,出身和地位上的差距,使得慈禧不得不向慈安低头,甚至到咸丰皇帝驾崩后,也依旧如此。
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的儿子登基为帝,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由于慈安身为皇后、慈禧身为皇帝的生母,两人都有做太后的资格,于是清朝就一下子出现了两个太后。慈禧在成为太后时,内心的权力欲急速膨胀,她迅速联合慈安和奕䜣发动政变使得大权独揽。
慈安和慈禧两人垂帘听政,开启了两宫太后同朝为政的局面。慈禧虽然在这次政变中出了不少的力气,但是自己在面对慈安的时候,还是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身段。虽然现在两人都是大清朝的太后,但是在地位上依旧有着尊卑之分。
这种嫡庶之分始终让慈禧不敢在慈安面前有丝毫僭越,但是由于自己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慈禧手下的心腹太监安德海也变得飞扬跋扈。
慈安之死
安德海猖狂到了什么程度呢?在大清朝中,只有慈禧才是他的“太阳”,其他人在安德海的眼中都排不上号,包括慈安和同治帝。同治帝因为和慈安太后走的很近,这让慈禧大为失望,当初在给同治挑选皇后之时。
同治皇帝选择了慈安推荐的阿鲁特氏,却没有选择慈禧推荐的儿媳富察氏,这下慈禧也是彻底的破防了。所以当安德海在同治帝面前飞扬跋扈的时候,慈禧也会当做不知道,偏袒自己的心腹。
为了惩治安德海,慈安利用清朝的祖制“太监不得出宫”,将出宫给慈禧办事的安德海斩杀,慈禧听闻后非常愤怒,但是却不敢发作。因为慈安不仅有着身后强大的家族支撑,单单是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就能够压的慈禧喘不过气来。
于是慈禧就将自己的愤怒按压了下来,随后慈禧也是老实了不少,在慈安面前总是一副“尊卑有别,不敢失礼”的样子,朝中遇到大事,慈禧也都会乖乖的征求慈安的意见,在慈安点头之前,慈禧也不敢擅作主张。
后来同治皇帝驾崩,慈禧违背祖制立了一位年幼的孩子为帝,也就是光绪帝。在这几年中,慈禧暗自积蓄自己的力量,迟迟隐忍不发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机会。1881年,慈安太后突然感到自己的身体不适,不久后就突然暴卒。
关于慈安的死,历史上有很多的说法,有人说慈安是病死,也有人说慈安是被慈禧用计毒杀了。虽然这些说法各执一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事实就能看到慈禧绝对是非常嫉恨慈安的。
因为慈安贵为太后,其葬礼规制应该很高才对,而她的棺木却是由厚度不过一寸七八的楠木拼接而成。这很明显就是慈禧在背后做的手脚,她在慈安生前不敢一发心中的不悦,只能在慈安死后对其进行报复。
而慈禧从此以后也终于独揽朝中大权,满朝之中遍布着慈禧的势力,以至于光绪皇帝从小就饱受慈禧的打压,从而在内心中对慈禧有着深深的恐惧。大权在握的慈禧,不仅胡作非为贪图享乐,还多次对外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她也因此留下了千古骂名。
信源:
慈安太后死亡之谜三说并立何者为真——徐 彻
咸同之际两宫皇太后的理政听政与垂帘——王开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