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西大地,天全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山水相依,钟灵毓秀。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四川省天全中学就像一座教育的丰碑,傲然屹立,闪耀着智慧之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学子,是当之无愧的“家门口好学校”。



一、书香学府,育英之地

四川省天全中学创办于1943年,历经八十余载的风雨洗礼,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教育印记。学校占地158亩,规模宏大,环境优美,宛如一座宁静的学术殿堂。2020年,学校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重点中学)。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校深深扎根于天全这片文化土壤,传承天全“善、雅”教育思想,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至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不仅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更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中,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在“至善”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凝练出大度、大雅、大成的学校精神,激励着全体师生追求卓越,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至善课程,赋能成长

为全面培养学生“厚德、博学、体健、尚美、创新”的核心素养,天全中学精心打造“至善教育”课程体系。以“强基、赋能、雅兴、远志”为课程建设理念,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目前已拥有《经典咏流芳》《我们的中医药》《生命之光》《单色筑梦》《天风全韵》《墨韵天中》等34门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人文、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选择。同时,学校将这些校本课程进一步整合,建设了“厚德润心、善知启智、善体健身、善美陶情、善行实践、善群合作、善节文化、善爱家园”等九大课程。通过融合与优化,形成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拓展课程等课程群。



在基础课程中,教师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确保学生在各学科领域都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拓展课程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在《经典咏流芳》课程中,学生们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深入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在《我们的中医药》课程里,学生们了解中医药的悠久历史和神奇功效,激发对传统医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综合实践拓展课程更是将课堂延伸到校园之外,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见识。比如组织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参与文化古迹保护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五育融合,全面发展

天全中学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五育并举,以培养“心善、行善、才善、至善”的时代新人为育人目标,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德育为先,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学校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主题班会、道德讲堂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智育为重,提升学生知识水平。课堂是智育的主阵地,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学校组织各类学科竞赛、知识讲座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数学学科组织数学建模比赛,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语文组举办诗词创作讲座,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体育为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学校拥有完善的体育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条件。除了常规的体育课,还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每年的冬季运动会、足球班级联赛、篮球班级联赛、韵律操比赛、手语操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例如,在足球班级联赛中,同学们为了班级荣誉,积极训练、奋勇拼搏,在赛场上展现出顽强的斗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美育为要,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开设了众多艺术社团,如汉服文化社、国画社、“留白”摄影社等。这些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让他们在艺术的海洋中感受美、创造美。学校还定期举办艺术节,包括歌唱比赛、舞蹈表演、书画展览等活动,让整个校园充满艺术气息。例如,在艺术节的书画展览中,学生们的作品风格各异、精彩纷呈,展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艺术创造力。

劳育为本,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校重视劳动教育,设置了专门的劳动课程,安排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打扫、校园绿化维护等劳动实践。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研学旅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研学旅行中,学生们参与农业生产劳动,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过程,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

四、至善师道,护航前行

天全中学深知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因此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坚持“厚德、精业、乐教、善为”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以“善德、善教、善导、善研”为标准,全力培养“德行高、专业精、善作为”的教师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216名教职工中,正高级、高级教师达71人。在这些优秀教师中,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荣誉的有19人次,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荣誉的有62人次,省市县名师工作室成员达71人。近三年来,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县级以上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总人次高达932次,其中国家级37人次,省级212人次,市级249人次。这些活动包括课堂竞赛、论文评比、教学设计、课件评比、竞赛指导、课题研究、交流发言等,充分展示了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典型。

席懋昭老师,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受党中央委派护送陈云同志安全出川。在天全中学工作期间,他生活俭朴、工作勤奋,积极团结进步师生,宣传革命思想。1949年不幸被捕,被秘密押送重庆中美合作所,最终英勇就义。他的事迹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每一位师生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而奋斗。

王惠琼老师,对人热情,顾全大局,团结同事,虽已过退休年龄,但八十高龄仍坚守在英语教学课堂,深受师生尊敬和爱戴,被亲切地尊称为“王婆婆”。

吕莎莎老师,她是人民网《盘点:那些最牛班主任》的主人翁之一,她的事迹被众多媒体广泛报道。“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后,身怀六甲的她仍坚持随学生到成都师范学院异地复课,与学生同吃同住,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莎姐”,展现出了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杨健康老师,严谨治学、潜心教研、心系学生、帮困助难、敬业奉献。即便身患“不明肌肉萎缩”疾病,行动不便,却每天最早到校,只因对学生放心不下。他秉持“再给阿幺(学生)一次机会”的育人准则,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健康伯”,是全体教师学习的楷模。

五、至善花开,硕果累累

在“至善教育”理念的滋养下,天全中学的学生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卓越的风采。校园里,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同学们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在田径场上,他们龙腾虎跃、激情飞扬,展现出良好的身体素质;在静心亭里,他们指点江山、畅谈理想,展现出深邃的思想和远大的抱负;在致远廊上,他们互帮互学、笑声朗朗,体现出团结友爱的品质;在演艺厅里,弦歌盈耳、雅韵悠扬,展示出高雅的艺术修养。

众多毕业生在离开校园后,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天全中学的“至善”教育理念和大度、大雅、大成的学校精神。



陈怀炯,每天凌晨五点半开始坐诊,65年挂号不超1元钱,他悬壶济世、为民造福,誉满西川,是医界楷模,被誉为“大先生”、苍生大医,获得全国最美中医等荣誉,他用一生践行着“大医精诚、大公无私、大爱无疆、大道致远”的精神,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王泽民,作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元老级人物,曾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副主任,63790部队原副司令员,少将军衔,是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在国家航空事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两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五项,展现出天全中学学子在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



冯德伦,是“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誉为守护万家灯火的“点灯人、光明使者”。他在工作中坚守“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誓言,带领工作室荣获省部级管理创新奖、成果奖等14项、省部级及以上职工技术成果奖115项,获国家专利授权98项,彰显了天全中学学子在工作中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刘延天,作为北京大学四川校友会公益社社长、中国名校蓉漂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担任成都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长期从事社会公益活动,通过一对一结对实现精准助学,帮助众多学子改变命运、走进大学,传递爱和希望,体现了天全中学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李海兵,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担任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项目副总指挥,“一人,一车,15小时,1300公里”,他逆行而上,从雅安驱车赶到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仅用9天时间就完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两所医院的建设,创造了奇迹,他的事迹被《人民日报》专版介绍,展现出天全中学学子在国家重大事件面前的担当和奉献精神。



易刚,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当时正在读高一的他毅然独自奔赴成都参加抗震救灾志愿行动,在成都、青川县等地装卸救灾物资长达22天,回校后,他将大爱的志愿服务精神传递给师生,展现出天全中学学子的勇敢和善良。

刘宏宇,制作并演唱宣传家乡的原创音乐《雅安》,用说唱的方式传达雅安的浪漫与美好,获得了光明日报、中网日报网、中国青年报点赞,展现出天全中学学子对家乡的热爱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近年来,尽管受到地域、招生政策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天全中学高一新生录取分数线在雅安市公办学校中排名居中,但学校凭借出色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令人瞩目的逆袭。三年后,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能稳定在全市前三名,本科上线人数稳定在600人左右,并培养出雅安市高考文理科第一名7人、第二名8人。自办学以来,众多学子被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录取。

以2024届学生为例,在2021年入学时,全市前500名人数仅为11人,全市前2000名人数仅为131人。然而,经过三年的努力,在2024年高考中,这届学生取得了一本上线89人、二本上线688人、本科上线率突破70%的辉煌成绩,实现了低进优出、中进高出的教育奇迹,充分证明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至善风范,远韵悠长

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征程中,四川省天全中学以其独特的“至善教育”模式,成为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学校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为雅安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未来的发展中,天全中学将继续秉承“至善”教育办学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向着更高的教育目标迈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建设川西教育中心而不懈努力。(供稿/图:天全中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