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泓


图为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发布会,向社会发布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

4月23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1-2024)》向社会发布。白皮书显示,近4年来,该院共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48件,其中商标侵权类案件高发多发,占比超50%。侵权者利用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业态实施侵权行为,呈现出隐蔽性强、跨区域等显著特征。

西城检察院党组成员刘荣介绍,该院办理的知识产权检察案件中,刑事案件罪名涵盖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侵犯著作权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民事监督案件则以著作权、网络域名纠纷为主。除了商标类案件高发多发外,商业秘密案件增长较快,分布领域广,企业员工外泄商业秘密问题突出。同时,涉老字号保护案件占比较大,文创领域侵权手段具有较强迷惑性、隐蔽性。

刘荣介绍,近年来,新兴互联网领域侵权现象逐步显现。在直播带货场景中,部分不法主播可能在直播中推销假冒品牌商品,消费者购买时难以辨别真伪。社交电商平台借助熟人社交进行商品销售,侵权商品在相对私密的社交圈子中传播,监管难度较大。如该院办理的刘某等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侵权商家采取直播销售和线下零售相结合方式销售假冒国际品牌服饰牟利。不法分子通过朋友圈、短视频等渠道发布假冒商品信息,消费者付款后直接发货,整个交易过程避开了传统电商平台的监管,给司法机关调查取证带来困难。

白皮书介绍,为破解办案难题,西城检察院构建了专业保护机制,深化知识产权协同治理。该院建立的大栅栏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检察联络机制,推出“西检知识产权保护六条”,从刑事检察、民事监督、公益诉讼、行刑衔接、犯罪预防、普法宣传六个方面提供法治指引,靶向解决老字号企业品牌保护难题。同时,积极开展外部协作,与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城园管理委员会签订服务“金科新区”联络合作协议,并设立金科新区检察工作站,双方共建服务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联络机制。2024年4月,西城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还被最高检确定为80个办案联系点之一。

据了解,近年来,西城检察院整合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对知识产权案件开展“一案四查”,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此外,持续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充分发挥提前介入审查引导侦查优势,引导侦查机关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全链条打击,彻底铲除仿冒、销售犯罪产业链,切实保护中华老字号、民族品牌、国际品牌知识产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