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月薪3万35岁的程序员因
长期熬夜导致脑干出血”
冲上微博热搜,
刺痛职场人神经
35岁程序员长期熬夜
致脑干出血昏迷15天
据报道,浙江杭州35岁程序员吴先生,因长期熬夜致脑干出血5毫升,昏迷整整15天,ICU躺了28天。
吴先生住院治疗。图 @南昌晚报
吴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从事的程序员工作,月薪3万,每天需要早上7点起,凌晨1、2点睡。现今自己的女儿5岁,正在上幼儿园,住院后照顾家庭的压力只能全背在妻子身上。
吴先生正在复检中。图 @南昌晚报
小侬搜索其自媒体账号,抖音账号
2025年1月7日
开始更新自己的康复日记,
小红书2月9日更新第一则
《脑干出血ICU昏迷后60天康复重获行走》。
4月23日上午,
吴先生在社交账号发布了最新视频,
称“从此,我多了一次人生”。
图 小红书@脑干出血的程序员
他还叮嘱网友保重身体,
表示自己是在上海做的康复,
现在已经不做程序员了,
正在贵州游玩。
治疗共花了约50万元。
(在评论区
他回复网友的部分留言↓)
昨天深夜,
他还在社交平台发了
一篇长文讲述发病经过以及现状。
他表示,自己在ICU一共待了28天,
后来又去康复医院待了70多天,
回家之后也一直在康复和锻炼,
现在已经恢复了大约70%,
但可能没有办法完全康复了。
之前在一家创业型公司工作,
当面临裁员压力时,
精神压力比较大。
生病之后,基本上没了收入,
家庭经济压力也比较大,
女儿现在还小,
自己也在想方设法考虑如何回归社会去挣钱,
现在选择做自媒体也是一个尝试。
“现在的我看待生活,
觉得让自己开心很重要,
活得自由一点。
之前想着我要挣钱,
会在很多方面压制自己,
现在的话我觉得更多的可能要去好好体验生活,
让自己过得快乐。
也希望大家如果觉得累了,
就歇一歇,我是前车之鉴。
如果能见到以前的自己,
我想对他说:‘好好爱自己。’”
原文如下:
向下滑动查看
图 微博@脑干出血的程序员
吴先生的经历,
给许多人敲响警钟!
近年来,脑干出血已呈年轻化!
这是什么原因呢?
致死率超90%!
脑干出血为何找上年轻人?
据了解,脑干出血在年轻人群体中高发,脑干出血不再是“老年病”,20岁至40岁的年轻人发病率逐年上升。
什么是脑干出血?
脑干,堪称人体的“司令部”,掌管着呼吸、心跳这些维持生命的关键功能。一旦这里出现出血,后果不堪设想。
医学数据显示,脑干出血的死亡率超过90%,哪怕只有5毫升的出血量,也足以让经验丰富的医生捏一把冷汗。即便幸运保住性命,瘫痪、失语等后遗症也可能伴随终生。
脑干出血发生的原因
■高血压年轻化:长期熬夜、高压力、高盐高脂饮食导致血压失控;
■不良生活习惯:熬夜加班、通宵游戏(长期睡眠不足引发血管痉挛);
■先天血管畸形:如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等;
■酗酒、吸烟(直接损伤血管内皮)。
如何预防脑干出血?
- 定期测血压:尤其长期熬夜者;
- 饮食健康:控盐、控糖、少外卖,减少血管负担;
- 拒绝熬夜:长期熬夜加班、凌晨的手机游戏等,远不如健康珍贵;
- 远离烟酒:酒精和尼古丁是血管的“隐形杀手”。
种种迹象表明,
脑干出血与长期熬夜
脱离不了关系。
几点才是最佳睡眠时间呢?
科普时间:
22点至23点入睡
疾病风险最低
22点入睡,相当于搭上了褪黑素的“便车”
白天,褪黑素的分泌维持在较低水平;22点左右,褪黑素的分泌开始陡然增加。因此,22点入睡,正好与褪黑素大量分泌的时间相契合,可以充分发挥其促进睡眠的作用。
22点入睡,更贴合古人讲究的“子午觉”
古人一直讲究“睡好子午觉”,子时,即23点至凌晨1点。“子觉”说的是已经进入睡眠状态,最好是进入深睡眠,而不是说23点才开始上床。
22点至23点入睡,疾病风险最低
研究发现,工作日22点至23点就寝的人,疾病风险最低,从心梗数据来看来看——
- 22点至23点就寝的人,心梗发病率为5.1%;
- 24点后就寝者,该数值为9.2%。
因此,22点至23点之间入睡,
才是正确的入睡时间
旁友们,
你们每天都是几点入睡的呢?
【侬好上海·胖丁综合编辑】
侬好上海(ID:helloshanghai2013)综合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素材来源:@劳动报@都市快报@南昌晚报@人民日报,各路网友,如有冒犯,敬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