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常被误认为仅是“腿上的青筋凸起”,但少有人知的是,它还像一颗“定时炸弹”,可能随时带来血栓的风险。
血管凸起表象下“暗藏危机”?医生提醒静脉曲张患者要警惕!
静脉曲张患者的血栓风险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绝非危言耸听。患者预防静脉曲张加重的同时,也需警惕这个“隐形杀手”。
静脉曲张为何“偏爱”血栓?
其实是因为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血液瘀滞、血管损伤、高凝状态)在静脉曲张患者中高度重叠。
血流“堵车”引发瘀滞
静脉曲张患者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会导致血液倒流、淤积,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显著减慢,长期瘀滞为血栓形成提供了“温床”。
血管壁的“慢性磨损”
当出现伤口时,身体会加快伤口处血液凝固,防止大量失血,其实血管壁出现损伤也会有这种情况。静脉高压持续冲击血管内皮,导致血管壁结构受损。这种损伤如同“伤口结痂”,为了“修复伤口”,会吸引血小板聚集,这也为血栓形成提供了条件。
血液的“黏稠倾向”
当你每天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是不是就会特别留意那块石头?其实血管也是一样。曲张血管总是出现炎症状态,就容易激活凝血系统,产生“黏稠倾向”,如果静脉曲张患者还伴有肥胖、久坐等危险因素,还会进一步加重血液高凝性。
静脉曲张患形成的血栓主要为浅静脉血栓,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触痛的症状。
若血栓靠近大隐静脉-股静脉交界处,可能蔓延至深静脉,会有引发肺栓塞的风险,危及生命。
防胜于治,警惕胜于侥幸,每天坚持活动下肢、避免久站久坐、必要时穿戴弹力袜,不仅能延缓静脉曲张发展,还能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对于较严重的静脉曲张患者,建议让血管外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获取应对方法,莫让“小问题”酿成“大危机”#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