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医药行业,医院端药品市场宛如一座巨大的舞台,上演着精彩纷呈的市场变革大戏。它承载着众多医药企业的发展期望,牵系着广大患者的用药需求,也深刻反映着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走向。

本文基于摩熵咨询最新权威发布的《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市场分析报告》部分精彩内容,围绕中国医院端药品治疗领域、品种及企业竞争格局,从销售额、短期增速及近五年复合增速等多维度展开深度解析,为医药企业战略规划、投资者决策制定提供关键参考,助力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脉搏。

一、中国医院端药品市场总览

医院市场化学药占比64%居主导,生物药11%高增长成新引擎

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统计,近5年中国医院端药品销售额呈现出相对平稳的态势。在统计区间上,从2019H2–2023H1的13293亿元增长至2023H2-2024H1的135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4%。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H2-2024H1,医院端销售额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增速从之前的0.87%陡然降至-2.54%。

从药品类型结构分析,近5年中国医院端市场中,化学药始终占据销售主导地位。在2023H2-2024H1,其销售占比高达64.4%,体现了化学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基础。与此同时,生物药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统计周期内,从2019H2–2023H1的1383亿元,快速攀升至2023H2-2024H1的20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97%,成为医院端药品市场中极具潜力的增长点。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市场分析报告》

二、中国医院端药品市场TOP 20治疗领域竞争格局

1950亿抗肿瘤药领跑医院市场,皮肤病用药11%增速成最大黑马

根据摩熵医药数据统计,对中国药品医院端TOP20治疗领域在不同维度下的市场表现进行深入分析,洞察各领域的独特发展态势与市场地位。

2023H2-2024H1中国医院端销售额TOP20 ATC大类治疗领域市场概况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市场分析报告》

从2023H2-2024H1销售额来看,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机能调节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以及系统用抗感染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在众多治疗领域中维持领先地位,位居中国药品医院端市场销售额排名的前三位,销售额分别达到1951.60亿元、1768.19亿元和1568.47亿元。如此庞大的销售额数据,充分体现了这3类治疗领域在医院端药品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反映出相关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对相应药物的巨大需求,也意味着这3类治疗领域的药品在医院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从2023H2-2024H1销售额增速角度分析,皮肤病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呼吸系统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表现突出,占据中国药品医院端市场增速前三甲。它们在这一时期的增速分别为11.21%、7.15%、5.77%。这3类治疗领域销售额的快速增长,表明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进一步观察近5年销售额复合增速,感觉系统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皮肤病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神经系统药物(化学药与生物药)表现卓越,分别以11.69%、11.28%、7.21%的复合增速,位列中国药品医院端市场近5年复合增速的前三位。这种长期稳定且高速的增长态势,不仅彰显了这3类治疗领域具备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还为医药企业在研发方向选择、市场布局规划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中国医院端药品市场TOP 20品种竞争格局

人血白蛋白312亿元位列榜首,司美格鲁肽177%增速领跑

根据摩熵医药数据统计结果,对中国药品医院端TOP20品种在不同维度的市场表现进行深入剖析,洞察各品种在市场中的独特地位和发展态势。

2023H2-2024H1中国医院端销售额TOP20品种市场概况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市场分析报告》

从2023H2-2024H1销售额来看,人血白蛋白、氯化钠注射液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在众多药品中表现突出,成为中国药品医院端市场销售额排名前三的品种,销售额分别达到了312.24亿元、237.66亿元及112.78亿元。如此可观的销售数据,充分彰显了这3款药品在医院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和极高的市场认可度。

聚焦2023H2-2024H1的销售额增速层面,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达格列净片、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位居中国药品医院端市场增速前三甲,增速分别高达36.40%、35.01%和25.17%。这3款药品销售额的快速增长,表明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进一步从近5年销售额复合增速角度观察,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由于目前仅有3年销售数据,此处5年增速以3年增速计)、达格列净片、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表现卓越,分别以177.23%、86.16%、29.49%的复合增速,位居中国药品医院端市场近5年复合增速的前三位。这样长期稳定且高速的增长态势,不仅凸显了这3款药品在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反映出它们所在的治疗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从市场竞争企业数这一维度来看,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作为独家在售品种,并且销售额均超过40亿元。这意味着在这3款药品的市场领域中,独家企业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完善的市场推广策略或者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拥有较高的市场话语权和丰厚的利润空间,同时也体现了这3款药品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壁垒,使得其他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进入该市场参与竞争。



四、中国医院端药品市场TOP 20企业竞争格局

中国医药集团298亿元领跑,齐鲁11.4%复合增速领涨

根据摩熵医药数据统计结果,深入剖析中国药品医院端TOP20企业在不同时间维度下的市场表现,洞察各企业间的竞争格局与发展态势。

2023H2-2024H1中国医院端销售额TOP20企业市场概况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市场分析报告》

从2023H2-2024H1销售额来看,中国医药集团辉瑞阿斯利康凭借深厚的市场根基及丰富多元的产品线,在众多企业中表现亮眼,成为中国药品医院端市场销售额排名前三的行业巨头,销售额分别达到298.32亿元、277.41亿元及276.79亿元。如此庞大的销售额,充分彰显了这3家企业在医院端药品市场的强大影响力与主导地位,其背后是长期积累的品牌声誉、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以及精准有效的市场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

聚焦2023H2-2024H1的销售额增速情况,齐鲁制药诺华复星医药在一众企业中表现突出,以10.25%、5.38%、1.04%的增速,跻身中国药品医院端市场增速的前三甲,展现出极为强劲的增长活力。而在这一时期医院端销售额TOP20企业的整体表现中,多数企业呈现出负增长态势。在这样整体偏冷的市场环境下,齐鲁制药诺华复星医药能逆势上扬,凸显出其在市场策略、产品布局或研发创新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进一步从近5年销售额复合增速的角度进行观察,齐鲁制药复星医药中国医药集团分别以11.44%、3.22%、2.66%的复合增速,位列中国药品医院端市场近5年复合增速的前三位。值得注意的是,齐鲁制药5年销售额复合增速远高于其余头部企业。这种长期稳定且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态势,不仅体现了企业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更表明企业在研发创新、市场布局等关键战略层面有着极具前瞻性的眼光。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市场分析报告》

结语

在当今医药行业的发展浪潮中,中国医院端药品市场正经历着深刻变革。近5年虽整体销售额相对平稳,但内部各细分领域已发生显著变化。化学药虽然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生物药的迅猛增长预示着市场格局将逐步重塑。抗肿瘤药凭借高销售额稳居治疗领域前列,皮肤病用药新兴领域也在快速崛起,为市场注入新活力。从药品品种和企业竞争来看,司美格鲁肽以惊人增速脱颖而出,齐鲁制药企业也凭借独特优势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展望未来,医药企业应紧密关注这些市场动态,加大在生物药、新兴治疗领域等方面的研发投入,优化产品布局与市场策略。如此,方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把握机遇,推动医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民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药品,切实保障大众的用药权益,共同迎接医药市场的崭新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