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中国外长王毅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北京举行会晤。两国外长就双边关系和地区最新局势交换了意见。

中伊会谈举行于伊美一系列不同级别的间接磋商背景之下。伊美两国 专家的技术谈判定于4月26日在阿曼举行。来自中方的支持增加了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局势及其核计划的机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朱威烈教授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对伊朗来说,与中国及时沟通和美国磋商的情况很重要。

朱威烈专家说:“谈判前夕伊朗外长阿拉格奇访华,反映出伊方非常重视外交层面与中方的信息沟通,毕竟中国在全球南方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力。实际上中国和俄罗斯在伊核问题上的立场趋同,双方都希望美伊在各自底线基础上能够取得共识。而且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伊朗的战略伙伴,伊朗向两国通报信息,我们是乐见其成的。”

朱威烈专家还特别注意到了伊美分别在马斯喀特和罗马举行的第一轮和第二轮间接会谈中讨论的主要问题。


朱威烈专家说“美伊间接谈判的核心争议是,美国对伊朗核武器的限制与伊朗对和平利用核能的坚持。目前来看,双方能否在第三轮间接谈判达成共识还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另外,伊朗在核问题谈判中的基本要求是解除制裁,双方若签订协议是否意味着美国将全面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也是未知数。因此,美伊间接谈判的发展趋势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我认为如果国际原子能机构能够保持客观公正立场,或有望推动双方达成协议。但是,特朗普上任以来政策多变,是一个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专家伊琳娜·费多罗娃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海湾国家,首先是作为伊美调解人的阿曼,都在努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问题,因此欢迎中国和俄罗斯的贡献,以确保通过谈判最终达成一致。

伊琳娜·费多罗娃专家说:“中国在伊朗问题上的维和努力是该地区所需要的,而中国只希望避免伊朗周边军事升级,因为这将严重打击中国在中东的经济利益。因此中国决定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来实现和平解决,即伊美签署协议,以避免美国威胁的军事冲突的发生。这张牌还没有从桌上拿走,美国对伊朗的压力和威胁还在继续。 ”

周三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会见了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这表明,中伊伙伴关系对中国在中东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至关重要。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小程序上线啦,欢迎使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