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远的宿州市泗县山头镇惠庙村山柏组,一条蜿蜒曲折、泥泞不堪的小路曾是村民们心中的“痛点”。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这条泥洼路不仅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日常出行,更制约了村庄的经济发展和外界交流。然而,这一切随着驻村第一书记周全的到来而悄然改变。

合肥大学党委组织部正处级组织员周全自担任惠庙村第一书记以来,便将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作为首要任务。他深知:要想富,先修路,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为此,他多次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与需求,同时积极调研,制定详细的路面改造计划。


面对资金短缺这一最大难题,周全没有退缩。他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多次往返于省、市、县等相关部门,耐心阐述该村的实际困难与修路的重要性,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与资金拨付。同时,他利用全县驻村干部“擂台比武”之际,利用春节节假日返乡之时,发动乡贤捐赠,争取政府和社会等多种渠道筹集协调资金,甚至动员村民投工投劳,共同参与道路建设,形成了全社会关注、支持的良好氛围。

经过数月的努力,为修建这条老百姓几十年的“心路”资金终于有了着落,在周全的不懈协调与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近日,一条全长近1000米、宽3.5米的水泥路顺利施工、竣工。

“心路”终于变“新路”,一位88岁的柏老爷爷激动地说:“我做梦也没想到,家门口的这条泥洼路,我这辈子还能看到能修成新水泥路。多亏了周书记,他是我们真正的贴心人。”


竣工当天,村民们自发组织庆祝活动。他们为周书记送来了锦旗,以表谢意。这不仅铺就了一条通往外界的便捷之道,更架起了一座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

(柏秀思 记者 傅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