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近公布的季度利润数据引发讨论,利润比去年少了71%。看起来是数字不好看,其实背后有更多问题:供应商要价太高、消费者不信任、管理层事情太多。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特斯拉要和供应商、消费者还有自己人好好谈谈。

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看作一场大谈判。李力刚老师说过:“谈判就是互相满足需要,不是非要争个输赢。”特斯拉的例子正好说明这句话。

和供应商谈判:用软硬两手谈价格

特斯拉利润下滑的直接原因,是供应链花钱太多。生产线升级让交车变慢,关税变化让供应链更乱,这些背后都是特斯拉和供应商、政策制定者的长期拉扯。

举个例子,生产线改造的时候,供应商可能会说技术调整要加钱。特斯拉这时候要在“保证交车”和“控制成本”之间做选择。这时候最难的是怎么让双方看到共同好处,而不是互相较劲。

这时候可以用“软硬结合”的方法。特斯拉采购部门(唱白脸)可以告诉供应商:“咱们长期合作很重要,以后订单还会更多”。财务部门或老板(唱黑脸)就要坚持:“价格太高我们可能找别人”。这样既给压力,又留余地。

还有很重要的是提前准备。如果特斯拉早点在国内找供应商,或者拿技术换优惠,谈判时就能让供应商着急——因为生产线停了供应商也吃亏。

和消费者谈判:把对抗变成理解

比供应链更麻烦的是消费者不信任。有人因为老板的个人言论讨厌特斯拉,这其实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心理战。

这时候不能硬碰硬。特斯拉之前想用新技术转移注意力,比如大力宣传机器人,结果大家觉得这是在逃避问题。

真正有用的办法是换个角度说话。就像谈判时要找到对方最在意的东西,特斯拉可以把宣传重点从“改变世界”变成“共同发展”。比如多说说本地工厂带来多少工作机会,对环保有多大帮助,这样大家就会慢慢改观。

关键是要让消费者觉得你们是一边的。有人抵制品牌,其实是觉得价值观不合。如果特斯拉能实际做点事,比如公开专利技术、帮社区修充电桩,大家的不满意就会减少。

谈判最高智慧:把问题变成解决办法

特斯拉的例子告诉我们:所有问题都是没谈好的生意。供应链花钱多是问题,但本地化生产可能就是解决办法;消费者不信任是问题,但改变宣传方式可能就是解决办法。

这就像李力刚老师说的:“谁有问题,谁就有解决办法。”企业遇到困难时,不要光抱怨问题多大,要想想自己有什么能用的办法。特斯拉有自动驾驶技术和储能技术,完全可以用这些技术和别人做交换。

好的谈判不是要压倒对方,而是大家一起得好处。特斯拉要是能在供应链谈判中拿技术换优惠,在消费者沟通中多讲对社会的好处,危机反而能变成机会。

这件事给所有企业提了个醒:谈判不是谁输谁赢的游戏,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不管是供应商闹矛盾还是消费者不买账,说到底都是大家想要的东西没对上。找到那个让所有人都能得好处的方法,才是长久发展的关键。

谈判记住三个要点:

1. 准备要充分:提前想好对方要什么,自己能给什么。特斯拉要是早点和供应商谈技术合作,价格压力就会小很多。

2. 说话要换位:不要说“我要怎样”,要说“我们能一起怎样”。特斯拉宣传环保比宣传高科技更容易让人接受。

3. 行动要实在:光说没用,要做出来。特斯拉如果在小区多建充电桩,比开发布会讲技术更让人有好感。

说到底,谈判就是人和人打交道。用对方听得懂的话,解决对方关心的事,再难的问题也能找到出路。特斯拉现在遇到的困难,可能正是调整方向的好机会。就像老话说的:“危机就是转机”,关键看你怎么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