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当地时间4月12日至19日,米兰国际展览中心的穹顶下,贵州工业设计城的“相遇于时空边界”主题展吸引了全球目光。34件融合苗族银饰、苗绣、蜡染等非遗技艺的创新产品,在意大利设计团队“梵比欧设计”的重构下,呈现出东方美学与现代工业的完美碰撞。这场展览不仅是贵州设计的首次国际亮相,更标志着中国西南地区工业设计力量的崛起。


贵州工业设计城。贵州工业设计城供图

招引:粤黔协作下的“设计赋能”

贵州工业设计城的诞生,缘自一场跨越山海的协作。202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出台后,粤黔两省将工业设计作为产业协作的突破口。广东工业设计城凭借“中国设计第一城”的资源优势,为贵州量身定制了“设计赋能”计划。


活动现场。贵州工业设计城供图

云岩区创新采用“园中园”模式,在云岩产业园规划出200亩土地建设贵州工业设计城。为吸引企业入驻,云岩区引进贵州同天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贵州工业设计城的运营管理单位,围绕硬件建设、招商、运营推进前期工作。该公司赴广东、上海、台湾等地开展“设计西进”行动,累计拜访企业200余家,通过“贵州工业设计经典案例”项目,组织10批次企业考察,促成东方麦田与茅台酒厂、米朗设计与瑞奥控股等30余项合作。2024年底,16家设计机构正式入驻,形成覆盖工业设计、品牌策划、绿色材料的全产业链生态。

落地:从物理空间到生态构建

贵州工业设计城的建设打破传统产业园模式,构建起“设计创新—产业转化—品牌升级”的闭环生态。

在硬件设施上,投资5亿元建设智慧展厅、共享实验室、数据中心,配备3D打印、虚拟现实等先进设备。入驻企业可共享这些资源,降低研发成本。


活动现场。贵州工业设计城供图

在运营管理上,推行“园区事园区办”改革。政府下放12项市级审批权限,企业注册、装修审批等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建立“设计服务超市”,贵州同天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平台对接制造企业需求,已促成40余次供需对接,30余项成果转化。

在人才培育上,与广州美术学院、贵州大学等5所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开设“非遗创新设计”特色课程。2024年举办的“贵州设计大讲堂”吸引2000余人次参与,培养出一批既懂传统工艺又具国际视野的设计师。

出海:从文化输出到价值共创

在米兰设计周的亮相,是贵州工业设计城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步。为筹备此次展览,团队历时半年深入黔东南苗寨、安顺蜡染村采风,将12项国家级非遗技艺转化为现代设计语言。东方麦田设计的银饰打火机,将苗族图腾与Zippo工艺结合,成为展会爆款;米朗设计的“松果椅”,以苗族舞蹈为灵感,重量仅1.2公斤,首日便获意大利客商5000件订单……


活动现场。贵州工业设计城供图

国际化不仅是产品展示,更是生态共建。在米兰期间,贵州工业设计城与莱佛士设计学院达成合作,将在苗绣服饰、竹编家具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与米兰理工大学启动“东西方设计对话”课题,探索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路径。未来,还将在米兰设立“贵州设计中心”,搭建国际资源对接平台。

这场跨越12,000公里的设计之旅,背后是贵州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决心。通过粤黔协作导入先进理念,依托本土文化资源激活创新动能,贵州工业设计城正在书写中国西部设计崛起的新范式。正如贵州工业设计城负责人揭屯所说:“米兰不是终点,而是贵州设计与世界对话的起点。”

当苗绣纹样出现在米兰街头,当银饰工艺闪耀国际舞台,贵州正在向世界证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能绽放出耀眼的设计之光。(赵倩倩、刘佳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