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间,辛弃疾在北固亭"望神州"的豪情仍在江风中激荡,如今的镇江正以科技创新的锐意开启新时代的北伐征程。
4月16日至17日,智见未来“镇”有引力丨“V来可期·网络名人镇江行”活动于镇江举行。该活动拟透过一行网络名人的视角和镜头穿行镇江,带人们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解码千亿产业集群的基因,见证镇江智造的硬核力量。易简财经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这座江苏省面积最小、常住人口最少的城市,以"一城山水半城诗"的底蕴孕育出"小镇江、大科技"的传奇。从智能农机到航空航天,从生物医药到新型储能,镇江用占全省3.7%的土地面积,在长三角科创版图上书写着敢为人先的篇章。
八链并进构建创新矩阵
作为全国创新能力第41位,全省第6位的城市,镇江以产业链思维绘制创新图谱。
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链,以沃得集团为龙头,荣嘉、液压股份、三维输送装备等33家规上企业,形成覆盖耕种管收全流程的产业矩阵。2024年累计实现开票销售168.0亿元。
其中,链主企业沃得集团拥有沃得农机、沃得植保、沃得机电等8家涉农子公司,是国内外有影响的联合收割机、高性能插秧机、秸秆还田机等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沃得农机更是中国农机行业百强,居全省56家重点农机企业之首。
航空航天产业链,依托"一园一场一镇一院"的独特布局,118家涉航企业构建起通用飞机、航空发动机、新材料等六大板块,2024年,实现规上开票收入116.5亿元。
在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链,鱼跃医疗以七大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姿态,引领76家规上企业形成146亿元产业集群。吉贝尔药业的利可君片占据80%市场份额,金斯瑞基因的合成服务更是抢下全球三成市场。
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链,则依托12家船舶制造企业,与69家船舶与海工配套企业,构成的完整生态,2024年完成应税销售收入180.2亿元。
同时,镇江还拥有全省唯一一家,聚焦船舶与海工科技创新领域的,省级科研事业单位——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最令人瞩目的是高性能材料产业链,904.9亿元开票销售占全市规上工业16.7%。
图南合金攻克高温合金大型薄壁铸造技术,天工国际打破粉末冶金技术壁垒,天奈科技的碳纳米管浆料产量全球居首,这些"隐形冠军"支撑起镇江在特种材料领域的战略地位。
而应税销售768.7亿元的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仅拥有北汽麦格纳这样的百亿级整车企业,更通过孚能科技的固态电池技术抢占新能源赛道。
除此之外,还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和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分别在2024年贡献了应税销售736.5亿元和662.5亿元,为镇江经济添砖加瓦。
传统产业涅槃中的科技北伐
在八大新兴产业链高歌猛进时,丹阳眼镜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传统制造业科技北伐的经典战役。
这个年产4亿副镜片的"世界镜片之都",面对美国125%关税壁垒,以技术创新开启逆袭之路。
万新光学突破树脂镜片技术垄断,诺瞳奕目光学研制的1000度超薄镜片,将厚度压缩至2毫米,打破国外企业长达二十年的技术封锁。
在这场产业变革中,江苏工大金凯公司的超精密加工技术攻关,最具象征意义。
五年前,国产变焦镜片加工设备完全依赖进口,而进口设备价格昂贵、后期维护成本高,只有少数企业能够购买设备,可以说,欧美机床垄断着渐进多焦点镜片生产技术。
而李瑞扬团队从第一代机床130秒/片的效率起步,经过一轮轮攻关、试验,最终这些关键技术全部实现了自主研发,实现70秒/片的二代机床完全国产化。而这套机床的价格,仅为进口设备三分之一。
这不仅让丹阳眼镜企业采购成本下降,更让国外变焦镜片超精密加工机床价格一再下跌,从原先280万元一台跌至200万元一台,直接导致某美国竞争对手退出市场。
技术的突破撬动产业升级。七彩梦科技推出的AI导航眼镜,集成实时翻译、AR交互功能,单价较传统产品提升3倍;洪旭德生科技研发AR/VR眼镜,获11项专利,2024年启动年产50万套智能穿戴生产线。
如今,镇江这个传统产业正通过3000项专利构筑技术护城河,将35%的内销占比转化为品牌升级支点。
新质生产力锻造未来优势
其实,镇江的科技北伐不止于现有产业突破。
镇江制定出台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意见》,进一步厘清发展目标和关键任务。围绕3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深入谋划,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型储能与氢能产业发展,分别制定出台了三年实施方案,差异化布局新赛道,力争在长三角区域形成“特色引领、场景驱动”的产业竞争优势。
从辛弃疾"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到今日科技创新的北伐壮歌,镇江在长江与运河的交汇处,正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将北固楼的千年眺望转化为创新驱动的现实图景。这座拥有1617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城市,正诠释着"小镇江"的"大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