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截至2024年底,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0.3万人,同比增长7.02%,其中,高技能人才16.08万人,同比增长10.14%,为助力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2024年,兰州市启动“技能兰州”建设三年行动(2024-2026年),结合实施国家公共就业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以服务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7+N”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为目标,着力构建多元化技能人才供给和保障机制。

2024年,我市共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00948人次,其中开展企业自主培训和市场化培训19406人次,政府补贴性培训71542人次(含兰州新区)。2025年一季度,共开展各类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278人次(含兰州新区)。

同时,我市还实施青年群体“强技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学技增收”计划,新职业劳动力“提技乐业”计划,强化各类重点群体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不断加大技能人才储备,已累计培训各类重点群体5.3万余人。针对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问题,已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个、15个、12个,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6个、87个、25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师带徒等各种方式年培训高技能人才2600余人。

紧贴全市产业发展需求,去年我市发布年度急需紧缺职业(工种),聘用企业能工巧匠、技能大师担任实操导师,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和内容,通过定制化项目化培训1万余人次,着力培养一批企业能“用得上、用得好”的专业大拿、技术大牛、行业能手。其中,试行了一批高技能人才“揭榜挂帅”培训,采取“面向社会征集+行业部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集聚企业、行业、院校等优质技能培训资源,培训技师662人次。实施兰州牛肉拉面产业“百千万”人才培养服务工程,已培训产业链相关技术人才3500余人次。紧贴“乡村就业工厂”“乡村就业帮扶车间”企业用工需求,针对农村劳动力等群体开展紧缺职业(工种)培训,做优做强“兰州拉面师”“兰州巧手百合”“金城大姐”等劳务品牌培训,共培训1.2万人次,全力助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梦圆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