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大学公布了拍摄毕业照的时间,用这种仪式感满满的方式来表明,又有一批学生的大学生活结束,职业篇章开启。为了让学生高质量地实现两个阶段的过渡,高校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选择,其中,多校联合招聘就是其中一种。
这种方式对于特色性强的高校的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求职突破,帮助学生接触到更多其他行业的机会选择,北京印刷学院就通过4月19日举办的2025届京南片区高校联合专场双选会,让学生接触到了更多印刷行业之外的选择。
究其对就业工作如此重视的原因,首先在于该校领导班子将就业工作视为检验办学质量的核心指标。校党委书记带队深入双选会现场,与87家用人单位直接对话。
通过持续开展访企拓岗行动,校领导层与二级学院负责人形成联动机制,既收集企业对于人才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的反馈,又据此动态调整培养方案。这种"双向校准"机制,让印刷、设计等传统优势学科在保持特色的同时,主动对接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就业赛道。
在就业渠道开拓上,该校也展现出开放包容的格局,通过与北京市青联、大兴区人社局等单位深度合作,双选会现场专设青联委员企业和大兴重点企业展区,这种"政校企"三方联动模式,既发挥了属地资源优势,又为学生搭建起接触优质企业的快速通道。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校还突破地域限制引入湖北、重庆等地企业,"跨区域就业"的引导思路,既缓解了北京本地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追求稳定就业的学生,国企事业单位岗位持续供给;对于渴望创新突破的青年,新兴科技企业敞开大门,多元化的岗位结构真正实现了就业市场的精准匹配。
在就业服务方面,北印在就业服务创新方面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特质,率先采用"视频直播+广播推送"的融媒体传播模式,将岗位信息实时传递到校园每个角落。"线上+线下"的立体化传播,不仅打破信息壁垒,更让低年级学生提前感知就业市场,为职业规划赢得缓冲期。
双选会现场设立的职业指导、简历优化等个性化服务窗口,将就业服务从粗放式供给转向精准滴灌,专家团队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质的毕业生提供定制化建议,通过"量体裁衣"式的指导,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求职竞争力。
北京印刷学院的就业工作通过就业服务能够精准对接学生个性化需求,让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赢得主动权。这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工作模式,不仅为行业输送了适需人才,也帮助学校与学生拜托了就业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