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包头市第一、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治区第一、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3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三年增速保持13%以上,跑出了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这是姚俊杰任包头市固阳县委书记后向百姓交出的扎实成绩单。
包头市固阳县,地处大青山北麓,“四分丘陵五分山,仅有一分滩和川”“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是主要地形和气候特征。作为包头市曾经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历任县委、县政府久久为功、笃行不怠。姚俊杰2021年6月到任以来,提出“农牧业稳县、工业富县、商业活县、生态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
“我们县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安全稳定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而稳定就要靠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对此,必须通过做好信访工作,营造稳定的县域社会环境,同时以信访工作为抓手,锤炼干部务实的作风。”姚俊杰这样对记者说。
近4年来,他带领全县干部,发扬蒙古马精神,咬定目标、破题解难,300多件陈年信访积案全部解决。整合信访等21个部门入驻县综治中心,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群众矛盾纠纷1300多件。特别是面对不动产办证难这个老大难问题,他走进房地产企业调查研究,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通过政府信用担保、搭建代管平台、用好上级政策、督促企业履职、司法公益援助的“五个一批”有力举措,全县1.6万户历史遗留产权办证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因为信访工作成效突出,固阳县获评自治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被自治区推荐评选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担任固阳县委书记近4年来,他抢抓机遇、大抓发展,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干成了不少大事、难事。
面对黄芪特色产业高品质低产值,“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困境,他“跑部进京”多次协调,推动黄芪列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破解了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黄芪产量占到全国五分之一,药品、酒品、食品、茶品、香品、化妆品、保健品7个系列100余种单品投向市场,产值新增5亿元突破10亿元。固阳县获评全国食药同源创新发展示范县。
他深知好产品要有好品牌,好品牌还要有好宣传,以黄芪优质农品为切入点,打造了北纬“41°固阳献”区域公用品牌,表达“来自固阳·献给世界”的美好愿景,品牌价值达到213.79亿元,荣获胡润百富全球地标优品等14项国际、国内殊荣。
面对工业铁铝独大、产业低端、动能不足的现状,他提出“多元发展、融合发展”的理念,钢铁、铝、镁、锰、铜、镍、锂等金属新材料产业集聚成势,晶硅光伏、风电装备、氢能储能等绿色新能源产业因势利导,算力、芯片等新质生产力产业蓄势待发。金山经济开发区获评国家绿色园区、自治区化工园区、自治区科技创新强的园区、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园区,达到一类园区基本条件。
他推动建设北魏怀朔故城博物馆,建成全国首家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成为包头文旅新地标、北疆文化新名片,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同比增长59.5%。
他对老百姓始终怀着最质朴的情感。来到固阳工作后,看到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不得不抛家舍业,四处奔波择校,心里满是触动。他深知留住了孩子就是留住了固阳的未来,他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办好让群众满意的教育。对此,他大力推进教育改革,3年累计争取上级专项资金6000万元,招聘引进年轻教师314名,超前10年总和。大力实施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校园长竞聘、人文关怀等改革措施,教师待遇保障和工作积极性大幅提升。高考本科率持续保持在80%左右,增值评价位居包头市第一。职教中心本科上线率连续14年位列包头市同类学校第一。群众对固阳教育的满意度由3年前的73%,上升到现在的95%。
他清楚固阳的医疗在服务群众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唯有发挥特色,抓住康养和防护两头,才能切实带动诊疗能力提升,对此,他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聘县级公立医院院长,在县域医疗机构打造特色康养专科,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县域就诊率上升30个百分点。
搁置10年之久的铁路专用线项目重新启动,近10年外资未能破零的局面被打破,文圪气铁矿20多年悬而未决的立项手续问题得到解决,全县债务风险等级连续实现由红转橙降黄……
姚俊杰告诉记者:成绩属于过去,我将时刻保持及时务实压实的工作作风,抓实干成创新的工作态度,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展工作,为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包头市重回历史最高水平贡献力量!(记者 宋阿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