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 |达蒙
大家好,我是达蒙。
上周六在智谷趋势线下大会现场,我给客户分享了这么一张PPT:
从业15年,我发现不同时期来找我咨询的客户,会有一些明显的共性,比如10年前,客户基本都是房地产从业者;5年前主要是企业主和高管,原因嘛,大家细品。
到了这两年,行业共性不那么突出了,但细细聊下来,我又发现他们都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留学生父母。
他们最大的烦恼,就是在美国读书的孩子没有绿卡,即使名校毕业,也必须回国。
诚如一位互联网大V所说:给孩子准备一个身份,比孩子上哈佛更有价值。
我们的客户H先生,也属于这一类。
2023年H先生找到我们的时候,他的孩子正面临着这么一个两难处境:如果想要留在美国,就必须找到工作并抽中H-1b,才有机会让雇主担保其拿绿卡;但恰恰因为没有身份,所以很难拿offer,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即使找到工作,H-1b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即使你是哈佛、耶鲁等顶级名校毕业,这张签证也只能靠运气获得——而中国留学生的中签率,研究生是12%左右,本科生只有5%。
为了帮孩子解决这个难题,H先生决定申请美国绿卡,尽管孩子即将毕业可能会超龄,H先生仍想试一试。
同时,另一个难题是:作为医学领域从业人员,H先生应该如何向美国证明自己的杰出性?
医学领域从业者,移民美国很难?
很多客户会觉得,医学领域的人才,移民美国难度很高,毕竟两国的医疗体系很不同。
这个说法不无道理,确实有一些岗位不太适合申请,比如临床医生。
首先是执业资质的要求,中国医生的临床经验与资质,需通过美国认证流程重新评估,要通过USMLE考试才能在美国合法行医,这个考试涉及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周期长(通常需2-3年),且通过率较低。
通过考试后还需申请住院医师职位,所以美国医院更倾向于本土医学院毕业生,或已有美国临床经验的申请者。
其次也是因为临床医生很难达到EB-1a或NIW的申请条件,临床医生通常以临床工作为主,科研成就可能不足。EB-1a申请人需满足10项标准中的至少3项,如果缺乏高影响力论文或奖项,申请难度会显著增加。
NIW虽对“杰出性”要求较低,但需证明工作对美国国家利益有重大贡献。临床医生依然需要通过科研项目、技术创新或填补医疗空白等角度论证其价值,若只有常规诊疗的经验,就很难通过。
也因此,医学领域的人才,在申请EB-1a时,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给移民局呈现你是某方面的研究专家、科学家等,而不仅仅是一位医生。
比如,可以从医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论文、原创性贡献等材料,阐述你对行业的影响力,从而证明能在未来给美国带来的实质利益。
而这正是我们给H先生准备材料的思路。
如何证明医学人才的杰出性?
H先生的研究方向是骨科研究,研究生毕业后就在国内知名的三甲医院任职。从业三十多年,H先生为将近1万名患者进行过治疗,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手术经验。
同时,他还是一名创新能力非常出众的脊柱外科医生,参与了很多国家级的课题研究项目,H先生主持一个项目,不仅拿到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还获得了国家药监局实验许可,以及国家食药局的生产注册证。
这项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被超过30家医院采用,弥补了临床手术的不足,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同时大大降低了治疗成本,为患者带来了福祉。
对H先生进行全面挖掘后,我们发现H先生已经符合了EB-1a的10条标准中的3条:
1、在医学领域有重大独创性贡献;
2、获得过国家级奖项;
3、发表过多篇专业文章,并出版了相关的医学研究书籍。
但光有这三项材料还不够,从证据链完整的角度来说,我们建议H先生还需要有评审经验,即担任专业领域内学术期刊的评审或审稿,以及加入医学领域头部专业协会。
H先生听从了我们的建议,补充了这两部分的资料,最后我们递交的材料总共5项:分别是原创性贡献、奖项、评审、出版物和协会会员。
2024年3月22日,我们向移民局递交了申请,2025年4月,我们收到了美国移民局的获批函——一次性无补料获批。
从递交到获批,总共是13个月,这个速度不算快,因为我们选的是常规递交而不是加急申请,目的是帮H先生的孩子锁龄。
孩子如何锁龄?
所谓锁龄,是指家庭申请美国移民的过程中,子女成为附属申请人的条件是获批是未满21岁。但实际申请过程中,因为排期的存在,可能要花费好几年才能拿到绿卡,这就导致子女的实际年龄超过21岁。
因此,美国《儿童身份保护法》(CSPA)为他们提供了法律保护,允许在特定条件下“冻结”子女的年龄,确保其移民资格不受延误影响。
其计算公式是:
CSPA年龄=子女实际年龄-移民申请审批耗时
以H先生的孩子来说,2024年3月份递交申请的时候,他19岁,到2025年4月获批时,他的实际年龄是20岁,中间审批耗时1年,因此他在美国移民系统中的年龄依旧是20岁-1年=19岁。
也就是说,H先生的孩子距离超龄还有2年时间,只要H先生在2年内拿到身份,他的孩子就能一同拿到绿卡。
但H先生仍担心2年的时间不够,毕竟EB-1类别的排期目前还刚到2022年10月。所以H先生决定近期入境美国,在美国境内做身份转换,从而进一步缩短拿到绿卡的周期——这也是很多中国申请人的常规操作。
对H先生来说,移民是一场与时间的博弈,我们能做的,不仅是帮他抓住此刻的机遇,也为他的孩子解决了2年后的身份困扰。
如果您也有和H先生一样的烦恼,也在发愁在美留学的孩子下一步怎么规划,不妨来找我们咨询,无论您来自哪个行业,我们都能为您匹配最合适的留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