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潍坊市坊子区石沟河村宋锡国的工作室,就进入了蛋壳雕刻的艺术世界。从梅兰竹菊到四时景象,从风筝放飞到“坊茨小镇”,各种景致浓缩于一枚枚蛋壳之上,在阳雕、阴雕等各种技巧下,再搭配上光影的效果,景象栩栩如生。
据宋锡国介绍,在周朝商朝时候,蛋壳上雕刻花纹就有文字记载,当时是贵族的一种奢侈行为。“雕卵而食之,记载的就是这个意思。当时吃个鸡蛋就很不容易了,更别说在蛋壳上雕刻花纹了。”蛋壳雕刻早期主要是为了装饰和食用,如今随着技艺的发展,蛋壳雕刻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现形式。
记者了解到,蛋壳雕刻选用的蛋壳一般是鸵鸟蛋、鹅蛋以及鸡蛋。鸵鸟蛋厚度在1毫米左右,一般鸡蛋壳的厚度大约在0.3毫米,要雕刻进去三分之二左右,这个难度可想而知。“因为蛋壳很薄,稍微有一点误差,就容易出现破损,所有的工作就前功尽弃了。”宋锡国告诉记者,目前蛋壳雕刻的工艺,电脑等智能化设备还无法完成,需要纯手工操作。
以前有过食品雕刻的基础,宋锡国又善于学习思考,对蛋雕构图的设计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每个蛋壳都有自己的形状和纹理,如何利用好蛋壳的纹理,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显得自然和谐,这是下刀之前首先要规划琢磨好的。”宋锡国一边雕刻着作品“坊茨小镇”,一边向记者介绍一件好的蛋雕作品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这部分的蛋壳厚度比较大,稍微修饰,就能形成不透光的房檐效果。蛋壳较为薄的一部分,可以雕刻成太阳的形状,透光后就有着太阳发光的效果。”
现在,蛋壳雕刻已经成为宋锡国生活的一部分,未来他计划着将包括“坊茨小镇”在内的坊子区有名的旅游景点以及人文景观都以蛋壳雕刻的艺术形式呈现,配上光影效果,宣传家乡的美,让更多的人了解坊子、走进坊子。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郑希平 通讯员 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