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是一种氛围,滋润人的成长,滋养多彩社会文化生活。江淮大地上,图书馆的覆盖更广、设施更美、服务更暖,人气也随之更旺。优化图书借阅体验,提升优质内容供给,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安徽省内诸多公共图书馆举办线上线下、室内室外精彩活动,强化技术赋能,凸显地方特色,提升读书乐趣。多姿多彩的书香盛宴,为群众提供更贴心、多元、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助力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借书免押金、滞纳金

“信用服务”搭建桥梁

有些人想读书却不愿进图书馆,嫌借阅流程繁琐,怕一波三折地折腾。如今,读者去公共图书馆借阅书籍越来越便捷。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合肥市图书馆一项新的服务模式落地:面向全体读者推行免押金、免滞纳金政策,并正式引入读者信用积分体系,以图书馆“信用服务”搭建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信任之桥”。

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据《合肥市公共图书馆联盟信用积分规则》全面实施信用积分制度,每位读者初始将自动获得200分。今后,读者在馆内借阅图书、按时归还书籍、踊跃参加读者活动等行为,均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在联盟各成员馆兑换各类积分权益,如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贴心优质的读者服务等。

实名办证、免收押金,简化了读者办证流程,进一步降低阅读门槛;取消逾期滞纳金,并将图书借阅与积分奖罚机制紧密结合,以信用作为有力约束,确保读者诚信借还,致力于营造全民“守信悦读”的优良社会氛围。据介绍,合肥市图书馆还将继续从不同维度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借阅模式,全力优化读者借阅体验,引导更多市民利用图书馆资源,努力打造开放包容的知识共享空间。

全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全民阅读氛围的营造,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重任在肩。此次服务升级的对象为合肥市公共图书馆联盟读者,包括合肥市图书馆、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长丰县图书馆、巢湖市图书馆、庐江县图书馆、肥西县图书馆、肥东县图书馆以及全市城市阅读空间,以技术赋能、联盟共享,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在“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体验全新阅读服务

2024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获奖名单揭晓,芜湖市7个文化空间上榜,多为以阅读服务为主的文化空间,如芜湖书房之滨江书苑、镜湖书苑、者山书苑等。“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美在哪儿?

依托拥有百年厚重历史的中江塔,面朝体现当代城市文化的米市公园,滨江书苑临江而建,上部分为“接官亭”,飞檐翘角,水柳环绕,面积约50平方米,可实现24小时自助借阅;下部分为主馆,庄重雅致,明净舒适,面积约450平方米,现有藏书量约1.3万册,各类阅读区一应俱全。者山书苑取名灵感源自“仁者乐山”,书苑全年365天不间断开放,是一家主打夜间文化消费的新型阅读空间,常态化开展“夜间观影”“夜读者山”等系列夜读活动。据了解,芜湖市去年依托芜湖书房、镇街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现有资源,实施“微改精提”,构建具备阅读分享、艺术展演、培训讲座、科普教育、文艺沙龙、影视播放、公共社交等七大核心功能的复合型文化空间60个,着力打造“15分钟阅读圈”2.0版,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滁州市图书馆市民夜校,开什么课,你说了算。”在滁州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这条“邀约”始终置顶。强化服务性、互动性,近日,滁州市图书馆创新推出市民夜校主题活动,依托图书馆优质资源,为市民打造夜间学习与文化体验平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与活动,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公共图书馆和城市书房的文化资源供给“零门槛”,年均超800场阅读推广活动精彩纷呈,“百位名家进滁图、进校园”进行阅读引领,“醉翁亭讲坛”开展文化对话……滁州市同样以阅读为纽带,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了文化惠民服务的提质升级。

公共图书馆不断提升覆盖面、吸引力和服务效能,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场地不再局限于图书馆内。将书籍搬出书房,走向商场、社区、公园、地铁站等,阅读空间嵌入街头巷尾,阅读服务更具便利性和亲和力。

阅读与行路结合

带来读者与游客“两个增量”

4月20日,六安市“芳华万卷阅皋城 多彩研学大别山”系列活动正式启幕,力求打造一场全民共享、全域联动、全龄友好的书香盛典。“阅读与行路是六安文脉的双翼。”这句话得到现场来宾的共鸣。

阅读文化市集,集图书展销、文创手作、非遗体验于一体,打造沉浸式阅读场景;名家分享会,分享文学创作与阅读感悟。而六大主题活动分别为春花游读、春茶书韵、春声乐读、春旅书海、春养智汇、春研万象。串联赏花路线与诗词飞花令活动,这是一场植物科普读书会。走进六安茶谷主题公园、茶厂、茶文化博物馆等,共同品读经典中的六安茶篇章。发布四季研学路线,用镜头与书籍共探山水秘境……150余场阅读活动,带领人们领略“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的独特魅力。

以书为媒,生动展现一座城市的自然与人文之美,读者的增量与游客的增量紧密关联、相互助力。

“使书院成为城乡文化活动的创新载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平台、提升群众道德文化素养的重要阵地和文旅融合的新名片。”在潜山市,图书馆设施与旅游景区同样达成链接,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通过改造利用、修复重建等措施形成了“一主双翼”的书院发展格局,一主,即以皖山书院为中心,双翼即山谷流泉分院、官庄分院,这些书院与潜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图书馆、文化馆互联共建,不断扩大文化传承的覆盖面和受众群体。

据介绍,目前,潜山市在三大主体的书院举办了年均近百场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廉洁文化、家风家训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坚持现代表达和跨界融合相结合,对书院文化遗产进行文旅融合式的开发,积极构建集文化体验、修身养性、生活休闲于一体的社会文化共同体。与此同时,书院还串联起薛家岗文化遗址、天柱山国家5A级风景区等研学旅游新游线,活化了书院的新业态。(记者 晋文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