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春风轻拂,绿柳摇曳,和县明天城市书房前书声琅琅。
“我爱这噌噌向上生长的诗行,更爱这蓬勃发展的热土!”八名朗读者正声情并茂地诵读着献给“书香和州”的诗篇。4月23日上午,在2025年全民阅读季暨“书香和州青年先行”活动仪式启动现场,诵读声落,号召声起,九大方阵共计两百余名阅读爱好者一同发出“开卷启智,书香致远”的倡议,在平仄起落间为这座城市写下文化的注脚。
图为2025年全民阅读季暨“书香和州青年先行”活动仪式启动现场。秦祖泉摄
近年来,和县以“书香和州”建设为统领,聚焦强化阵地建设、丰富活动形式、鼓励多元参与,阅读理念渐入人心,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阵地焕新,构筑阅读新空间
千年前,刘禹锡在和州陋室挥毫笔墨,写就“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传世名句,现如今,“鸿儒”一词作为书房之名,为和县历阳镇禹锡社区的城市书房增添了几分历史底蕴。
在这里,木质书架与亚克力隔断的组合既保留古韵,又折射现代光影,当地竹篾编织的手工艺品点缀其中,捧一本书静坐,无需推窗,便可一览窗外风景,晨起看朝阳冉冉,暮时看落日余晖。
图为禹锡社区鸿儒书房。和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么好的环境,别说家门口的老百姓,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都乐意来。”禹锡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曹雨婷笑言,“书房建成后,不少居民来这里拍照打卡,借助这个契机,社区开展阅读活动70余次,服务群众2000余人。”
据和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艾国介绍,和县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城市书房,与游客服务中心、运动场馆、实体书房、社区书屋等相结合,推进“城市书房+社区”“城市书房+景区”等建设模式,改建城市阅读空间15个,空间内部分设借阅区、阅读区、茶水区、少儿体验区、文创展示区,打造成集图书借阅、文化活动、休闲体验等多功能的综合型城市阅读“新样板”。
不止城市,农村阅读阵地也悄然升级。
走进大荣村农家书屋,宽敞明亮的阅读室里一排排分类明晰、整齐有序的书籍映入眼帘,满足了不同年龄层读者的需求。这份“文化大餐”,村民们推门而入便可尽情“享用”。
原先大荣村农家书屋条件简陋,藏书量少,老旧书籍占比较大。升级改造后,书屋分为儿童阅读区和成人阅读区,设置分类书架,增添沙发、茶几和绿植,还配备了电脑,阅读环境更加舒适。
“现在的农家书屋,图书种类多、环境好,孩子愿意来这看书写作业。上次在这举办的诗歌朗诵比赛,我家小孙子还得了第二名!”村民戴仕平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大荣村农家书屋改造升级,是该县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的缩影,68个农家书屋设施“换装”、软件“更新”,采取“群众点单”购书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阅读需求,购买各类图书4000余本,同时上线“数字农家书屋”阅读平台,居民扫一扫就可畅享电子书和影视资源。
品牌领航,点燃阅读新活力
蒙蒙细雨中,青山烟雾缭绕,在鸡笼山麓的一间砖瓦房内,伴随着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吟诵,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的阅读分享随之结束,半在园创建人朱滨华热情地招呼着活动参与者,一同做起掐丝珐琅杯垫手工。
八年前,朱滨华自筹资金在西埠镇鸡笼山村委会合洼自然村创建了半在园乡村阅读基地,场地占地700平方米,收藏各类图书上万册,免费对外开放,服务留守儿童,吸引周边村民前来阅读交流。“一开始举办活动,反响平平,孩子们课业压力大,不愿意来参加。后来我们转变思路,以阅读为基础,把课本内容和活动相结合,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在动手中体验。”朱滨华说。
植诗村野——《诗经》公益课堂,正是半在园乡村阅读基地努力将阅读融入实践课程的一次新尝试,每期设定《诗经》中的一种植物为主题,结合诗歌内容设计手工劳动课程。
图为半在园植诗村野—《诗经》公益课堂。和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比如,在《诗经》古法造纸一课中,朱滨华率先朗读《诗经》中“黄鸟黄鸟,无集于榖,无啄我粟”的诗句,随后向孩子们解释道:“这里的榖,是一种高大的树,即构树,又名楮树。《本草纲目》记载,构树的种子、叶、果实、汁液等都可用作中药,树皮还可以造纸。咱们后院就有一棵,想一起去看看吗?”孩子们顿时来了兴趣,跟随朱老师来到后院,围着高大的构树好奇地询问,刮下树皮学习造纸,在一连串的动手实践中惊叹阅读活动竟是这样生动有趣。
继《诗经》公益课堂后,半在园推出“课本上的家乡”系列课程,形成“阅读+传统文化”的多元化活动服务体系,带领上千名学生踏访陋室、登临天门山、拜谒霸王祠。
据了解,和县育特色、树品牌,统筹整合优势资源,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塑造了一系列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多元立体的全民阅读子品牌,除半在园“乡村阅读 半在有约”品牌项目外,还推出“梦想学堂”等12个品牌活动,获评“安徽省最佳志愿服务典型”“安徽省十佳阅读推广活动”。
全民参与,涌动阅读新浪潮
从历阳读书会应运而生,“坚持制度先行、青年优先、上下联动、学用结合”的经验做法在全县党政机关学习推广;到农村“积分超市”平台顺利搭建,鼓励村民参加阅读活动获取积分,兑换物质奖励、便民服务、荣誉激励等;再到在职教师、一束光公益组织自发开展公益阅读活动,在孩子心中点燃文化火种。
在这片滋养文化的热土,全民阅读的浪潮澎湃不息。
历阳镇读书会共有73名成员,均为35周岁以下镇村干部,读书会坚持走“青年路”、说“青年话”,立足青年阅读爱好,策划开展蔬菜诗歌节、农民趣味运动会、历阳劝学班、信息交流培训会、“青年说法治”、六尺巷学习参观等10余项活动。
图为历阳读书会。和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每周六上午,是石杨镇幸福村校外活动站的上课时间。小小的课堂上,8名留守儿童正热烈讨论着《绿野仙踪》读后感。孩子们走上讲台,有的讲述从书中获得的勇气,有的分享被主人公感动的瞬间,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参加活动可获得5分,如果上台分享、表演节目,再加5分。”幸福村党总支副书记倪林说,“我们结合‘道德积分’工作,给留守儿童积分奖励,用以兑换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帮助孩子们茁壮成长。”
“小学生阅读大讲堂”公益活动已连续开展5年。“阅读不局限于课堂,更不局限于学生。”和县小学语文教研员章孝丽对此颇有心得。她发起该公益活动,组建起一支群英荟萃、名师云集的“专业队伍”,其中省级教坛新星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教坛新星3人、市级骨干教师10余人,每两周一次在县图书馆开展阅读导读课,不仅有学生参与,还有家长踊跃报名,场场爆满、座无虚席,惠及2000余人。
图为“小学生阅读大讲堂”公益活动。和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群众的参与,是阅读塑造集体文化认同的根本力量。未来,和县将继续深化“书香和州建设”,将全民阅读打造成文化事业的新引擎和新亮点,努力让“书香”融入城市发展的肌理,让阅读成为群众生活的新方式。(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