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2025年4月23日,卡尔动力在上海国际车展举行未来运输机器人战略发布会,正式推出全球首款重载未来运输机器人KargoBot Space。该产品以无驾驶舱设计、超精度感知系统及通用平台架构为核心,联合地平线、禾赛科技、宁德时代等合作伙伴实现三大行业首发,并公布2027年量产计划,首款车型定价25万元起(含每年5万元自动驾驶软件服务费),目标覆盖全货运场景,开拓全球60万亿物流市场。


嘉宾从左到右依次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立忠,中通快递集团副总裁金任群,中集车辆集团助理总裁、中集灯塔半挂车业务集团CEO舒磊,采埃孚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亚太研发中心研发副总裁Des O’Regan,卡尔动力CEO韦峻青,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宁德时代换电业务总经理、时代骐骥CEO杨峻

全球首款无驾驶舱运输机器人亮相

  发布会现场,卡尔动力发布的KargoBot Space基于无人化运输第一性原理,取消传统驾驶舱,使载货空间提升25%,有效载重增加10%,据测算可实现货运客户单车毛利5倍增长,单年每车新增收益25万-40万元。该车型采用32个传感器构建360度无盲区感知网络,包括行业首发的禾赛科技超高清激光雷达AT1440,其点云密度超越主流产品40倍,可精准捕捉复杂路况细节。核心计算平台搭载商用车首发的地平线征程6P芯片,双颗芯片组成的计算单元满足无人化冗余需求,支持L4级自动驾驶全栈计算任务。



  在补能体系方面,KargoBot Space成为首个接入宁德时代时代骐骥全国换电网络的运输机器人,配备最高1026kWh电池包,单次换电续航突破800公里。宁德时代换电业务总经理、时代骐骥CEO杨峻表示,双方合作将通过智能换电底盘与自动驾驶路径规划的深度耦合,打造 "智慧运输新能源走廊",实现干线物流 "无限续航"。



三大行业首发技术落地 构建全场景通用平台

  此次发布会实现三大行业首发:商用车领域首次应用禾赛AT1440激光雷达、首次搭载地平线征程6P计算方案、首个接入时代骐骥全国换电网络。卡尔动力同步发布运输机器人通用平台化架构,通过智能模块化底盘、可更换货舱及灵活电池系统,支持近10种货舱类型(含标准集装箱、液体罐车等),轴距与电池配置可按需定制,覆盖大宗货运、快递快运、城市配送等全场景需求。


  配套的自动驾驶系统 KargoBot Neutron 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架构,融合 Robotruck、Robotaxi 及人驾系统百万公里真实场景数据,支持动态自主学习与场景适配,并首次开放自动驾驶系统设计、计算平台、线控底盘控制等核心技术开源,旨在成为行业通用技术基座。地平线创始人兼 CEO 余凯指出,征程 6P 的高性能计算方案将助力卡尔动力从固定路线场景向通用场景演进,加速自动驾驶重卡编队的规模化落地。


25万元起定价策略 开启 "机器人车队" 时代

  卡尔动力公布产品路线图,基于 KargoBot Space 的大宗货运与快递快运车型计划 2027 年量产,采用 "硬件 + 服务" 模式,首款车型定价25万元,每年收取5万元自动驾驶软件服务费。通过与时代骐骥合作的电池租赁及换电服务,进一步降低用户购车成本,目标让中小型货运公司及个体司机均可拥有 "机器人车队"。


  在生态建设方面,卡尔动力联合阿尔特汽车、中集车辆研发末端配送与城市快递车型,与中通快递、德达物流、福佑卡车等拓展市场应用,构建覆盖技术研发、制造、物流运营的全产业链协作体系。截至2025年3月,该公司已累计完成L4级自动驾驶编队运营里程2000万公里,运输货物达2亿吨公里,成为国内首个在华北、西北四地开展公开道路测试并打通北方大宗货运走廊的企业。

  卡尔动力CEO韦峻青表示,公司已实现商业闭环与技术闭环的双向正循环,未来将通过开源战略与通用平台,覆盖中国6万亿公路货运市场,并向全球60万亿物流市场拓展。其目标是实现1%市场占有率,节约20%物流成本,十年内为社会创造千亿价值。


  此次发布标志着卡尔动力从L4级自动驾驶编队运营向单车智能与全场景通用运输机器人的战略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为物流行业降本增效及无人化转型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有望重塑全球货运装备产业格局。(文:太平洋汽车 李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