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宁海团队致力于挖掘、传承和弘扬宁海本土文化,目前正全力推进《2025 宁海名士视频采集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汇报进展并寻求支持。
一、已完成的深度采访
团队不辞辛劳,采访了众多在宁海历史文化进程中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其中包括:102 岁抗战老兵孔相宗先生;文革期间担任宁海县书记的应四官先生;远在上海的 95 岁大亨名作家赖云青先生;宁波市作协主席、宁波书画院院长杨东标先生;宁海中学老校长应大松先生;宁海著名乡土专家、最美档案人薛家柱先生;老缑城人金慰祖先生 ;指挥三门湾大桥建设的高级工程师冯宗朝先生。
采访应四官先生(右二)
二、我们的目的与意义
这些珍贵的采访只是工程的开端,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有着更为深远的目的与意义。本次口述视频采集工程,核心目的在于宁海县档案馆存史。这些珍贵的视频资料,将成为记录宁海历史、传承宁海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位名士的讲述,都是对宁海某一领域、某一时期的生动记录,无论是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城市建设还是历史变迁,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时光的流逝从不为谁停留,许多承载着宁海记忆的故事,正随着岁月的推移悄然消逝。我们深知,名人与时间的赛跑从未停歇,因此我们也在争分夺秒地开展这项工作,力求将这些珍贵的 “三亲” 历史(亲历、亲见、亲闻)记录下来。这些记录不仅是对过去的回望,更是为未来留存一份真实且鲜活的历史底稿。当然,我们开展这项工作,并非意味着 “时间紧迫”,而是希望能在最合适的时机,将更多的宁海名士的人生智慧与宝贵经历,以视频的形式完整留存。我们真诚地邀请每一位愿意分享故事的朋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与我们一同完成这份文化传承的使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视频资料目前不对外公开,我们将其妥善保存于档案馆,主要用于学术研究、文化传承以及为后世留存完整准确的宁海记忆,填补宁海名人视频档案的空白。它们就如同时间胶囊,等待着未来的人们开启,去了解宁海曾经的辉煌与发展脉络。
采访杨东标先生(右)
三、我们面临的挑战与期待
工程推进中面临困难,需添置专业灯光系统、提升录像设备、更新电脑系统,以更好记录名士风采。随着采访深入,大量视频资料不断涌现(不包括平时村名故事的采集),亟需专业贮存系统保障后续整理、编辑工作。
身为热爱文化的践行者,谈及资金支持很感羞涩,但更知守护宁海文脉需众人携手。每一份支持,都将助力我们继续寻访宁海故事。
采访赖云青先生(中)
四、我们需要您的帮助
为完善工程,现征集采访人选线索。希望寻找退休的宁海人或在宁海工作过的外地人,且在某领域有突出贡献、独特经历或深厚文化底蕴者,如科技、学术、文化、医疗、商贸、企业、公益等所有的行业。
若有合适人选,请提供其个人简历及几条有价值的事迹,以便撰写采访大纲。同时,急需热心公益的剪辑人员和同行采访的朋友。
采访薛家栓先生(右一)
五、联系我们
如有推荐人选或愿分享故事,欢迎联系水东居士,电话与微信同号 13586673889,电子邮箱 nbnh3889@163.com。
时光匆匆,每一份记忆都弥足珍贵;文脉悠悠,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宁海的文化传承之路,期待与您携手同行!
采访冯宗朝先生(右)
采访金慰祖先生
- End -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关注我们就是最大的支持@
对话主编请加微信:
□ 作者:乡土宁海工作室
□ 照片:视频采集工程组
□ 编排:天姥老人
□ 审核:水东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