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
讲堂
第七届居士/义工正见班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4月19日上午,华岩寺第七届居士正见班继续在弘法楼一楼学习《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重庆佛学院空义法师主讲。本次课程着重梳理了从第三观至“第十四观之上品上生”的内容。
迎请仪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空义法师首先讲解第三观”地想观”,法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场景,让大家仿佛身临其境般地观想大地如水般澄澈,进而凝固成琉璃宝地,还结合实际生活例子辅助理解。同时,法师带领大家一起诵读相关经文,在诵读中感受经文韵律,体会其中深意。诵读后,鼓励大家分享自己读经时的初步感受和疑惑,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接着进入第四观“观想极乐世界的宝树”。法师引用经典原文,逐句细致解释,让学员体察极乐世界宝树高大庄严、光芒殊胜,蕴含无尽佛法智慧;并引导互动,让同学把华岩寺的树木丛林想象为极乐世界七宝树的样子,增强了对经文的理解与体悟。
齐唱《三宝歌》
空义法师重点讲解观想西方三圣,结合经文深度剖析每一处关于西方三圣身相、仪态等描述的含义,还分享了善导大师等祖师对西方三圣的开示,拓宽了大家的认知。
之后学习到“是心作佛,是心即佛”这一重要理念。法师告诉大家,“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自他本无二。佛是众生心中的佛,众生是佛心中的众生。三世一切诸佛,与自性弥陀无二无别,只要如法修行、观想,就能显发佛性。
最后,空义法师阐述了上品上生的条件,并将经文里的要点精准提炼出来,让大家清晰了解到上品上生需具备“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修三行“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如此功德,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及诸菩萨会“授手迎接...行者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极乐国。“
此次《佛说观无量寿经佛经》课程学习圆满结束,学员们不仅对极乐净土有了深入了解,对佛法知识的掌握也有了极大提升,对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生起了信心,帮助大家在生活中更好地践行佛法智慧,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