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第16军军长尹先炳因犯了生活作风错误,遭到撤职,从而错失中将军衔,成为唯一一个获得大校头衔的军长。

其实,在朝鲜战场上,除了尹先炳被撤之外,还有5位师级别的军政干部,因在战场上延误战机,从而遭到撤职。



第一位:第63军第189师师长许诚

在1929年,许诚因受红军队伍的影响投身革命,开始他的军旅生涯。从他参加革命的时间来看,许诚也是一位老革命,同时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正因如此,他成为第19兵团的骨干力量,任职第193师师长,参与了华北,西北地区的解放战争。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第19兵团奉命入朝作战,许诚也跟随大部队踏入朝鲜战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63军第189师师长。

在第五次战役之强渡临津江的战斗,由于189师许诚过于谨慎,缺乏决断,没有立刻率部渡江,从而错过最佳时机,导致炮兵团被美军侦察机发现行踪,遭到轰炸和炮击,部队损失较大。

尽管后来,许诚率领189师渡江,但部队行动缓慢,错失与118师合围英军29旅的作战计划,致使敌人成功突围。

战后,志愿军司令员彭老总得知此事后,十分愤怒,于是下令撤销了许诚的师长职务,改由政委蔡长元担任。



第二位:第60军180师师长郑其贵

郑其贵是安徽金寨人,从1929年入伍参军,到建国后的朝鲜战争。郑其贵拥有20年的实战经验,军旅生涯经历的重要战役临汾战役,太原战役和解放大西北,大西南等战斗。从这也体现出郑其贵是一位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将领。

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郑其贵任职志愿军第60军第180师师长。在第五次战役中,180师遭遇别人的合围,在这种情形下,有主张分散突围,也有主张集中突围,经过一番讨论后,师长郑其贵赞同集中突围。

然而,在双方经过一番激战后,180师损失惨重,只有少数部队逃出敌人的包围圈,而牺牲与被俘的数量,总计达到了6千余人。此战,也成为第60军军史上最惨的一战。

战后,军长韦杰,师长郑其贵被撤职。



第三位:第42军第124师政委季铁中

季铁中是东北吉林人,在1932年投身革命,经过革命战火的洗礼。季铁中逐渐成长为革命队伍中一位出色的政工干部。

在抗美援朝时期,季铁中任职志愿军第42军第124师的政委。在第二次战役中,季铁中与师长苏克之共同领导124师渡大同江,阻击美军。

然而,在这过程中,124师的两位军政主官如何阻击美军,产生了分歧。

师长苏克之认为应该立刻投入战斗,而政委季铁中则是相反,他主张等125师赶到后,共同阻击美军。两人争执不下,导致部队停滞长达10小时,放跑了敌军,严重延误了有利战机。战后,政委季铁中被撤职。

第四位:志愿军第26军第88师师长吴大林

第五位:志愿军第26军第88师政委龚杰



在长津湖战役中,由于志愿军第九兵团缺乏过冬棉衣,导致部队损失惨重。其中,损失最大的就是第26军88师。该师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损失,除了恶劣的环境外,作为88师的军政主官吴大林与龚杰的责任也很大。

在关键时刻,接到上级的作战命令,没有马上做出决断,导致贻误战机。在与敌人的作战中,指挥失误,提前撤退,结果与美军遭遇,导致部队损失惨重。

综合以上原因,在长津湖战役结束后,88师师长吴大林与政委龚杰被撤职。与此同时,88师的部队番号也被撤销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