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位42岁大叔的独白视频。早些年刚步入社会时,他在街头表演吉他,觉得这样自由。
一段时间后,因为收入不稳定,他动了找家公司上班的念头。
他先是去了家涂料公司,但是工作强度太大,仅仅两个月就离职了。
后来他去推销保险,做了大半年,也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
但他自己却觉得“没感觉”,于是不顾领导的挽留,去了家电梯维修公司。
结果到了新公司不久,他发现自己作为新人学徒,在转正成为师傅前,每月只有1500元底薪。
很快,他又开始寻找其他的工作。
一晃几年过去,最近他在经历十几次面试失败后,不得不接受了一份吉他教培的兼职。
尽管这份工作,完美避开了他对理想工作的一切描述。但至少能够提供一份收入,供他补贴家用。
看到这,不由想起一句话来:把年轻人和中年人区分开来的,是工作。
刚上班时觉得,干得不开心就换,总能找到喜欢的。
经历得多了才明白,没有什么事情是为了讨你欢心而存在的。
尤其是人到中年,对于工作谈什么都是虚的,只有赚钱养家这一条才是真的。
01
知乎上有过一个热度很高的问题:
哪些话乍一听让你醍醐灌顶,但越琢磨就越觉得不靠谱?
有个选项被顶到了首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评论区里,一位匿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他毕业后,和两位大学同学一起创业。
每天起早贪黑,收入没有保障,还常常在仓库打地铺。
坚持到了第二个年头,他还是选择了退出,然后找了家大企业上班。
本以为大厂稳定,工作压力肯定会小很多。
没想到部门的氛围特别卷,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一点也不比创业轻松。
更让他懊恼的是,当初他和同学创立的公司,后来成功上市了。
那会儿留下来的人早已财务自由,把父母接到身边,将子女送去最好的学校。
反观他自己,不仅工资没怎么涨,反而因为行业不景气,时刻担心会被裁员。
每当工作遇到不顺心的时候,我们总会下意识觉得,下一份工作会更好。
然而事实上,本着喜欢去找工作,注定怎么选都是错的。
事情少的工资低,工资高的离家远,离家近的又有处理不完的琐事和纠纷。
知名博主@粥左罗曾说:
“以前我讨厌打工,因为要被人管,直到我自己拉了个团队,终于不用被人管了,却发现不得不做一件更不喜欢的事——管别人。”
你看,无论处于哪个阶段,我们总要面对职场中的种种不如意。
工作的本质,是让你在这世间拥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守护家人的底气。
而中年人的清醒,就是收起对工作过多的期望,专心做好自己的事。
02
想起最近重回热搜的顾少强。
10年前,顾少强在郑州一家重点中学当心理老师。
因为觉得这份工作太过枯燥,她在辞职信中写下了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游览各地风光后,她在一处古镇落脚,当起了民宿老板,过上无数打工人羡慕的生活。
10年后的今天,顾少强却回到了家乡郑州,重新做起心理咨询的工作。
事实上,经营民宿远没有她预想得那般美好。
除了洗不完的床单,刷不完的马桶,每天还要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后来就连姐姐送的丝巾也戴不了,理由是手太粗糙,一碰丝巾就得挂毛。
但后来女儿快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回大城市找份稳定的工作,对顾少强来说显然是个更优解。
生活就是这样,年轻时可以去看世界。
到了中年,就不得不扛起身后的家。
一份工作无论你是否喜欢,都是你负重前行的资本。
在居民楼的弄堂里,送货师傅独自扛着上百斤重的冰箱。
一次次被冰箱掀得人仰马翻,但还是一次次弯下腰来,将冰箱扛上并不宽厚的肩膀。
最热的天气里,沉入最脏的水沟,只为一天多赚几十块钱。
前一秒刚被领导骂哭的客服经理,下一秒又要对客户笑脸相迎。
如果可以,谁又愿意为了一份工作弄得如此狼狈呢?
只是我们都知道,自己早已过了说不干就不干的年纪。
嗷嗷待哺的孩子,日渐老去的父母,还有每月准时送到的账单。
哪怕早已受够手头的工作,但只有拼尽全力,生活才不会无能为力。
正如作家路内曾说: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几口吃不下的隔夜冷饭,必须得咽下去。”
为了自己和家人不为生活发愁,难上的班,难干的活,都是中年人不得不吞下的隔夜饭。
03
自媒体人@大聪曾被表舅带着在一家加工厂当卸货员。
有次一批货半夜才到,两人从凌晨3点干到了下午1点。
最后还是表舅拿了一包方便面,而且因为没有开水,他们只能干嚼面饼当午饭吃。
结果老板刚到厂里,见两人坐着,就大骂两人偷懒。
大聪想要解释,更是被反呛了一句:“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滚!”
大聪当晚收拾行李,然而第二天离厂前,他看到表舅仍然在那卸货。
后来表舅一路做到了车间主任,惹得周围无数人羡慕。
只有大聪在推文中写道:
“我永远忘不了那天表舅挨批后,看着老板的眼里布满血丝,但最后还是埋头去干活时的表情。”
成年人的世界荆棘丛生,没有谁比谁更容易。
任何你喜欢的生活,离不开能力和资源的积累。
而这些积累,都需要前期的你,做很多不喜欢的事。
冉凌燕刚参加工作时,被分配了南美洲的业务岗。
南美的客户少,而且违约率高,因此这个岗位都是被老员工们挑剩下来的。
但冉凌燕没有丝毫怨言,每天最早到岗,还针对每个客户写了详尽的跟进报告。
有时工作太投入,别人喊她一起去食堂,她也只会说“你们先去”。
短短一年,她在南美新开发了十几名客户,还帮公司追回了两笔上百万的欠款。
而她凭着这两项业绩,成为了部门最年轻的业务主管。
蔡磊垒在《上行》中有句话:
“强者看到的是坚持,而弱者只在乎自己喜欢。”
生活不会因为你换了一份又一份工作,而自动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恰恰相反,生活是从你被工作压得痛哭,但是擦干眼泪后依然坚持的那一刻开始变好的。
很喜欢周国平的一句话:
“我从来不觉得坚持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是中年人的悲哀。相反,我认为这是人到一定阶段后才有的成熟和清醒。”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什么说走就走的潇洒。
有的无非是在苦中熬,在枯燥中坚持,然后不知不觉中埋头走出了很远。
回头才发现,你活成了家人的依靠,也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点个赞,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