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格县雨托村探索推行“党建引领、善治赋能、服务为民”三维治理模式,从细微处聚焦末梢治理关键环节,聚力构建“治理优、产业兴、乡风淳”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推动海拔3800米的高寒山村转变为治理高效、宜居宜业的和美新村。
聚焦夯基提质
引领基层治理导向
突出固本培元强组织,聚焦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吸引致富带头人和返乡大学毕业生投身乡村建设,推荐7名优秀农牧民党员充实班子及后备力量队伍,通过联动赋能培训、跟岗锻炼,提升基层治理履职能力。
坚持率先垂范作表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岗效能,科学划分党员“责任区”,以“康巴党旗红 有事找党员”活动为载体,建立“收集-分类-办理-反馈”闭环流程。通过责任区包干、闭环流程运转、党员主动认领的方式,累计为村民提供医保社保代缴、户籍业务代办等民生服务30余次。
传承红色基因促融合,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依托民族团结感恩广场、“哈达通”展厅等红色资源,推出“红色课堂”,村民歌舞队自发编演感党恩文艺节目,广泛宣传“十八军进藏”红色典故,让红色基因转化为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聚焦核心关键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精施治理良策,纵深推进“三房治理”,紧扣“人、房、物、事”管控要点,建立“一房一图、一房一档、一户一册”精细化管理档案117份,严格施行重点人员“管控、关注、常规”层级管理措施,确保治理责任精准到人。
优化网格管理,推行“党建网格+微治理”模式,21名党员与117户农户结成帮带对子,在责任网格开展志愿服务56次,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结”。
巧谋致富新路,探索“党支部+股份联合社+第三方企业”发展模式,打造雨托花园产业园区,布局餐饮、住宿、花卉种植等多元业态,建成种植大棚15个,累计分红41万元,切实将集体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组织开展村民技能培训
聚焦同频共振
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自治促长效,依托党群议事会、红白理事会、村民代表会等自治组织,搭建“群众提事-民主议事-协同办事-公开评事”议事流程全链条工作机制,及时协商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集体资产处置、乡风文明建设等大小事务40件。
法治筑底线,大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村“两委”干部带头接访、主动下访、联动办访,整合“党员+乡贤”调解力量,成功化解邻里纠纷、草场争议等矛盾27件,全村矛盾纠纷动态化解率达98%以上。
德治树标杆,坚持教育引导与典型示范协同发力,选树“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5户。通过“支部发动、党员带动、党群联动”模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210余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来源:中共德格县委组织部
责编:陈思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