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荣唐连环画博物馆召开了童心绘梦-杨永青精品连环画展,这类原稿展,小歪当然不会错过。

周六下午,我赶在开幕式前来到荣唐博物馆三层,楼里空空荡荡,没有游客,我把展厅内的稿件都细细看了一遍。



此前荣唐博物馆三层展出的是任率英先生的工笔重彩画,这次都已撤下,只保留少量放在了二楼王叔晖专厅隔壁。

杨永青(1928—2011)上海人,先后任职于华东青年、中国青年以及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做美编。早期画了大量版画、插图,到了晚年痴迷画观音像,他最广为人知是儿童画,采用传统水墨中国画的技法,彩色短篇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所以我们也把他称作连环画家。

杨老一生创作250部以上的连环画,大部分是彩色,最为难得的是,他的连环画至今还在哺育孩子们,被各社争相多次再版。

1988年,他退休后宝刀不老,越发精神,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形成了创作高峰!这次展出的画稿多数是他90年代初的,不乏名作《神笔马良》《孔子的故事》《司马光砸缸》等,也有他早期的《王二小》《半夜鸡叫》,还有版画、素描稿。通过欣赏画展,我们能大致领略杨老的艺术魅力。



我由衷地钦佩杨老,在连环画神仙打架的50-80年代,比他画得好的大有人在,但到了晚年还能持续拿出精良的作品,保持生命力,这就非常难得,可以称之为连坛“黄忠”。

杨永青一生都俯身为儿童作画,他的画思想纯净,又有人物面貌的独特性,色彩运用丰富,一个个孩子在纸上呼之欲出,形态各异,生动鲜活。冰心称赞他认真、淳朴、正直。这种赤子之心,支撑了他六十年的从艺生涯。

接下来,我们看画稿。

60年代的《王二小》《半夜鸡叫》

《王二小》共18幅,说的小英雄舍身引鬼子的故事,小时候听到这首歌让人泪流满面,杨永青笔下塑造的王二小,机灵坚定,还具有一种孩子少见的刚强。































半夜鸡叫原稿有18幅,2010年拍出了近300万的高价,咱们今天免费看了稿子,四舍五入也赚了1万,是不是?











《半夜鸡叫》画面就只有一半,剩下空隙留给文字。整部作品用了冷色调,在缀满星星的夜里,我们看到鸡笼外的周扒皮。

这两本都是1963年创作,2009年陕西社曾经将他们合订起来做成大精。



陕西社再版大精《杨永青彩绘连环画专辑》

80年代的《神笔马良》

1982年秋天,杨永青做过癌症手术后,强撑病体勉力完成《神笔马良》,这套画作获全国儿童图书评奖美术一等奖,成为他的代表作。





这些稿件可以看到明显的笔墨痕迹,杨永青先生曾感叹:从前有好画,可是印刷质量差,距离作品本身还有很大距离,现在技术进步了印刷纸张都可以做到最好,可是内容绘画却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无法给人美的享受。

杨先生是幸运的,他的稿件保存得较为完好,到技术昌盛的今天能大量复制,送到千家万户,这也是他能成为常青树的一大原因。



卷轴中赵公明元帅,是人们永远的偶像,马良年幼,不知元宝的价值,长大了也会露出成年人的笑容。



溪鱼动势形成引导线,指向马良作画的位置。



老神仙的胡子和拂尘都很松弛,线条、造型和色彩都是上乘的。









画面构造变化多端,每一幅都生动充满张力,胡乱涂画的狂风,也有章法。



最后一幅我特别喜欢,母猪下崽,可爱的小猪从墙上跃下,谁不想去抱一抱呢?



90年代的《中华美少年》《司马光》《离骚》《西游记》等

《中华美少年》是中华好儿女三部曲之一,说的是历史上各个少年英雄,每幅刻画一个人物,很多并不出名。



博尔术,蒙古四杰之一



王冕学画



庄姪,楚国奇女子,力劝楚顷襄王避免国家危机



汪踦,鲁国小英雄,抗齐国入侵牺牲



李密挂角

李密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这股认真学习的劲头被今天走路、开车看手机的年轻人继承下来了。



孔融让梨



吉翂击鼓,代父赴死



管辂观星



曹冲称象



沈约白天读书,晚上就能背下来,后成为南朝文坛领袖



荀灌求援解围宛城



甘罗



陈玉成

《绘图屈原离骚》94图,这是1991年所画的线描精品,衣袂随风而鼓,吴带当风,有八十七神仙图的神韵。2011年连环画报上完整刊载了离骚,图幅较小。









这里舞蹈,我感觉像乌尔善封神电影里质子群舞的一幕。











杨永青以彩色连环画见长,他的单色连环画就没那么有知名度,雷人早期出过四本同类长恨歌、木兰辞小精,卖的并不好。

1993年《司马光》这个作品把场景锁定在竹园的小小角落,聚焦四个孩子神态,动作变化,形成很强的故事性,体现杨老深厚的人物画功力。我觉得艺术价值不弱于获奖的《神笔马良》。



















竹林、芭蕉叶、芭蕉花、假山、竹篱笆,这些景物让画面有了更多的变化和层次。















1993年《孔子的故事》,这部作品质感和其他画作迥然不同,是杨老唯一一本绢本作品,遗憾的是现场并非正本,而是复制品,看不到丝的纹理。











1994年《文天祥》。







2006年《少年版西游记》,这时候杨老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他90年代初那组西游被传为美谈,这套展出的不是他最好的,画质也很一般,你能辨认出是哪一回目吗。















其他版画、插图、素描等

杨老不仅擅长彩绘儿童画,他的版画也很有造诣,博物馆介绍说他的版画和插图有20000多幅,可是现场只略微展出几幅。









再就是一些他的素描草稿本,作为画画素材积累用的。





充满童心的人,画出来的老虎也温柔。

















杨永青孙子写:学爷爷作画,做人



杨永青的部分连环画出版物

这次展品据说大部分是原稿复制品,可能是担心安全问题,好在肉眼看还很难分辨出来,仅次原稿一等,远胜过普通儿童读物了。

荣唐展出的不过是杨老作品的极小的部分,2011年杨先生仙去,次年他的画集也顺利出版,我藏有一函,设计制作很精美,选图很用心,是他女儿整理的。此外《画儿与少年》拍卖图录中也有他大量精美原稿,这两本书也值得大家去淘一下。

如果你对本次画展感兴趣,可以到荣唐连环画博物馆参观,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1号易心堂文创园内,周一周二闭馆,参观是完全免费的。

好了,本期就说到这里,请你多点赞转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