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枣庄岩马湖碧水悠悠、青山环抱,与岸边乡村相映成趣。位于湖西畔的独古城村依山傍水建设民宿集聚区、亲水码头、沙滩营地、“九曲花海”盘山公路……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或环湖漫步,或户外团建,仿佛置身画中。


岩马湖畔风景如画

4月23日,山东省效益河湖建设现场会在枣庄召开。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枣庄翼云湖、岩马湖等效益河湖建设情况,调研位于山亭区的山东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总结交流效益河湖建设成效,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制走深走实。

山东河湖资源丰富,9711条河流纵横交错,11个湖泊、5524个水库星罗棋布,通过近年来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全省水环境水生态持续改善,河湖面貌焕然一新。如何让良好的水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山东创新开展效益河湖建设,在全国率先建立效益河湖评价体系,设置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3大类32项评价指标。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农业产品发展型”“滨水产业促进型”“多产业融合型”等一批推动河湖价值转化的成功路径,努力把河湖生态“颜值”转换为经济“价值”。

枣庄依托优质河湖资源建成文旅融合项目120余个,在翼云湖、马河等15处沿河湖片区实行镇村整体规划、连片打造,建成独具特色的“水美乡村”189个。建成全省首家生态交易平台——中国北方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和鲁南生态银行,将河湖资源生态价值转化纳入经营范围,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全市116座水库等水生态资源已存入鲁南生态银行,总估值269亿元,开展水权交易、经营权出让、特许经营权出让等业务,累计交易金额14.86亿元,获得金融支持118亿元,到位资金30.5亿元。


翼云湖畔石嘴子村国家级传统村落、美丽移民村

潍坊峡山水库以优质水生态滋养有机农业、生态渔业发展,培育有机认证产品65个,其中优渥有机汇蔬菜销量稳居全国各大平台榜首,峡山湖有机鱼认证面积达22.6万亩,形成了以“峡山农品、有机高端”品牌为引领的富民增收产业矩阵。

德州规划“三通六带”现代水网,将效益河湖与物理水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沿着水网建路网、林网、生态网,形成了以“水网+河滩地转型”“水网+文旅融合”“水网+交通”为主要内容的效益河湖建设典型,带动周边城镇发展、乡村振兴、群众致富。

蒙阴县将全境“生态河湖”打造成全域“效益河湖”,以湖库为核、库塘为财、河流为轴,聚焦云蒙湖、百库千塘、河流水系“三位一体”发力,走出一条“生态涵养河湖、河湖富民强县”的路径,年带动养殖、文旅等相关产业实现产值61.7亿元。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建成效益河湖试点65个,沿线打造滨水公园226处、亲水平台484个,带动510个项目落地,惠及河湖周边群众630多万人。

当前,山东效益河湖建设仍在探索中。根据会议部署,今年山东将依托河湖长制,建立效益河湖建设协调机制,完善河湖生态价值评价体系,加快推进河湖生态价值转化途径的创新实践,依托各地河湖资源,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着力打造河湖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共赢”的绿色发展新模式。同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将河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权益挂钩,创新“河湖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模式,支持项目主体以未来收益为依据获得贷款,实现经济可持续、生态能保护的良性循环。

(大众新闻记者 方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