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又到五一小长假啦。又可以回家吃妈妈做的饭,和好友相聚啦。
每次和朋友相聚笋笋总会准备些自己做的点心或糖果,最常做的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啦,比如桃酥。
桃酥最早起源于宫廷,那个时候是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享用的点心。再后来传到民间,几百年来,历经各样历史变迁,成为老少皆宜赞不绝口的点心。
桃酥,也是笋笋家最常见的点心。
印象中爷爷生病时什么都吃不下,但是唯独桃酥例外。爷爷经常闹小孩子脾气不愿意吃药,我总是会用桃酥诱惑他“爷爷,你把药吃了,等会我去给你买桃酥”。
如今桃酥这款点心实在太常见了,满大街都有卖的。有的好吃有的难吃,难吃的,又干又硬,有的还有一股碱味儿;好吃的,又酥又香,一口下去都是酥,运气好的话还能买到良心卖家做的有核桃的桃酥。
想要吃到良心的桃酥,自己做是最实在的啦。笋笋的桃酥绝对良心,满满的核桃味,保证能吃到大颗粒的核桃,和外面的“妖艳贱货”不能比哒~
食材
猪油80克,鸡蛋1个,绵白糖70克
低筋面粉200克,泡打粉2克,小苏打2克
盐2克,核桃仁适量,黑芝麻适量
步骤
将需要用到的粉类,泡打粉、小苏打、低筋面粉混合均匀。
做桃酥的面粉最好用低筋面粉,做出来会比较酥,如果没有低筋面粉用普通面粉加部分玉米淀粉来减少筋度,只要不要过度揉面依然很酥脆。
传统的桃酥制作过程需要使用臭粉,它作为膨松剂可以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气体,使桃酥的表面有错综复杂的标志性裂纹。但臭粉较难保存,且使用率实在不高,又不方便购买,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小苏打和泡打粉替代。
泡打粉和小苏打不能省略,少了它们,桃酥就做不出蓬松的口感,如果只有一种粉类,另一种可以用平时做馒头发面的酵母替代。
鸡蛋打散。
鸡蛋要用常温的,不要用冷藏过的,否则和猪油混合后温度太低很容易水油分离。
无水容器放入猪油,用手动打蛋器搅打至顺滑,像奶油的状态。
猪油一定要打发成非常细腻像奶油的状态,最终桃酥的酥脆程度,有没有裂纹和这个息息相关。
最终桃酥的酥脆程度,有没有裂纹和猪油打发程度息息相关。
猪油,一定要凝固状态且常温的,刚从冰箱拿出来的猪油太硬,不容易打发,可以先把猪油软化一下,但不能软化成液态,只有固态的猪油打发好了才能做出酥松口感的桃酥,烤好了才有裂纹。
加入鸡蛋液、绵白糖和盐,手动混合搅打均匀。
盐可以让做出来的桃酥口感没有那么甜腻。
桃酥可以用绵白糖,可以用糖粉,尽量不要用白砂糖,白砂糖不容易溶解,很容易因为混合不均匀影响桃酥的成品效果。
手动打发的目的是让外部的空气通过搅打完全的打入到猪油里去,在搅打的过程中,手的温度会让绵白糖慢慢溶解,更加的融合到猪油里去。
搅拌均匀后,将之前混合均匀的粉类倒入过筛。
粉类一定要混合均匀之后再过筛,否则小苏打和面粉混合不均匀会导致烤出来的桃酥发苦,发涩。过筛后的面粉做出来的桃酥,才会酥脆。
当然如果烤箱温度过低,烘烤不到位也会导致桃酥发苦发涩。
用硅胶铲翻拌均匀,刚搅拌好的面团是松散的,呈小疙瘩状。
核桃仁根据喜好碾碎,将核桃仁倒入。
核桃不是必备,没有核桃可以不加也可以加瓜子仁、花生碎、腰果等坚果。
用手轻轻和成面团至无干面就行,不要过度揉面。
打发的猪油里面已经有了空气,如果揉捏过度,面团很容易起了筋性影响桃酥的开裂效果,导致桃酥不酥。
揉好的面团包上保鲜膜静置饧一会,让猪油脂和面粉充分结合,这个步骤不能省略,否则做出来的桃酥很容易有油腻的口感。
将面团等分成几份,再搓成小圆球,大小可根据自己喜好来。
将小面团放在铺了烘焙纸的烤盘上,用手掌压扁,每个间隙要留够,桃酥容易膨胀,以免粘连。
用手按扁,再点缀些黑芝麻或核桃碎。
黑芝麻不容易黏在面团上,可以加点清水,再用手按一下,让它嵌到桃酥生坯上。
不嫌麻烦的可以在桃酥生胚上刷上一层蛋液,这样烤出来颜色更深,还会有一股淡淡的蛋香味。
烤箱提前5分钟,预热180度,所有核桃酥生胚都做好啦。
然后将烤盘放入烤箱中层,上下火烤20分钟左右。
烤制过程中可以看到桃酥生胚在慢慢变大,颜色也慢慢变深。
20分钟后,又酥又香的老式桃酥就出炉啦。
刚烤好的桃酥颜色金黄,特别香,但是比较软,轻轻取出晾凉。
烤好的桃酥待完全凉了后颜色会变淡一些,但是会特别酥。
一款制作成功的桃酥,在烤好后会出现裂纹,裂纹越多桃酥口感也好,越蓬松酥脆。
桃酥成品没有裂纹或不酥脆原因总结如下:
猪油打发不彻底或猪油温度太高变成液态。
鸡蛋温度过低,导致猪油水油分离或部分水油分离,猪油功能失效。
粉类比例不对,或粉类过期失去活性。小苏打和泡打粉尽量用日期新鲜不受潮的,才能保持活性。
粉类没有过筛或过筛不均匀。
粉类和猪油混合液没有混合均匀,或过度搓揉导致起筋。
冷却之后用保鲜袋密封起来,可以正常保存一周。
当然还是要尽快吃完哒,不然容易受潮,就不那么酥脆啦。
酥的掉渣。
难怪那些老头儿老太太都喜欢吃桃酥,因为实在太香了!
图文:呵呵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