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格奥尔基·马祖拉舒接受采访时表示,埋在乌克兰地下的矿产资源不是乌克兰人民的财产。那么,他是基于什么理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讲出这样的话来呢?
“我要澄清的是,宪法并没有说明这些矿产是人民的财产,请告诉我,矿产资源是我们把它们埋在地里的吗?以我为例,一个出生在切尔诺夫策人,有什么权利宣称拥有天知道埋在乌克兰什么地方的矿产? ”
马祖拉舒还说道,现在的乌克兰存在“巨大问题”,所以“我们需要竭尽全力,抓住任何一根可以救命的稻草”。
当马祖拉舒用诡辩逻辑否定人民对国土资源的天然权利时,历史早已写下答案:任何国家的主权尊严,都建立在土地与资源的不可分割性之上。某些政客的“卖国救亡论”,不过是霸权傀儡的遮羞布,而人民终将为背叛付出惨痛代价。
乌克兰议员“资源非民有论”的本质与谬误
乌克兰议员格奥尔基·马祖拉舒宣称“矿产资源不属于乌克兰人民”,其核心论调是偷换概念的诡辩。
他以个人出生地无法直接支配遥远矿产为由,否定宪法确立的自然资源国家主权原则,进而为外部势力掠夺背书。
这种言论刻意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国家作为全体公民的共同体,对领土内资源的管辖权是主权的核心体现。
乌克兰宪法虽未明确“全民所有”条款,但《宪法》第13条明确规定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基础,应由国家统一管理。
马祖拉舒的诡辩实质是将国家主权与人民权利割裂,为美国资本控制乌克兰命脉制造法理漏洞。
中国法律对资源主权的鲜明立场与启示
中国《宪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这一条款以最高法律形式确立了资源与人民利益的不可分割性。对比之下,马祖拉舒的“资源非民有论”完全背离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我国终将自然资源作为全民共同财富,任何企业开发必须服务于国家战略与民生福祉。
乌克兰议员企图用“个人无权主张”否定集体权益,恰如某些历史时期“卖国条约”的翻版——将国家资源拱手让人,却美其名曰“救命稻草”。
乌克兰困境的多重根源:从战争泥潭到内部溃败
马祖拉舒的荒谬言论,折射出乌克兰当前的系统性危机。
战争持续两年多,民众厌战情绪高涨,西方武器误伤平民事件频发,仅2024年就有超过2000名乌军因操作美制装备失误丧生。
政府腐败更是触目惊心:美国援助资金的30%被曝流入官员私囊,而美国却以“审计”为名要求乌克兰开放矿产勘探权作为交换。
与此同时,美国步步紧逼:从要求矿产收益优先偿还债务,到协议中暗藏“美国单方面禁止出口”条款,乌克兰正被推向经济殖民地的深渊。
乌克兰议员此时鼓吹“资源交易”,实际上就是在为替美国资本开路,掩盖统治集团卖国求存的本质。
美国“资源掠夺协议”的虚伪性与灾难性后果
即便乌克兰将矿产全数交给美国,也绝无可能获得真正救赎。特朗普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这是真的。
美乌协议草案暴露了赤裸裸的剥削逻辑: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DFC)独揽管理权、基金收益优先满足美国债权人、乌方丧失出口自主权。
这种模式与历史上殖民主义“特许经营权”如出一辙——乌克兰将沦为资源开采苦力,而美国仅需支付蝇头小利。这就是特朗普的算计。
更危险的是,协议第7条要求乌方承认1994年核裁军“历史责任”,为美国削减对乌安全承诺埋下伏笔。
当矿产枯竭之日,乌克兰既失去发展根基,又丧失国防屏障,最终将会落得人财两空。
不该发生的战争:美国地缘阴谋与乌高官的政治赌博
这场战争的悲剧性在于其完全可避免性。2014年乌克兰危机期间,美国拜登政府通过颜色革命扶持亲美政权,承诺“加入北约”与“经济繁荣”双重诱惑,却从未兑现。
泽连斯基政府误判形势,将国家命运捆绑于美国地缘博弈:为换取价值430亿美元的所谓援助,不惜将60万青年送上战场,并承诺向美国开放21%的国土矿产。
如今,美国却以“协议需议会批准”为由拖延援助,而乌克兰已付出45万人伤亡、GDP缩水40%的惨重代价。高官们的政治赌博,最终让人民承受灭顶之灾。
结语
当政客用“资源非民有”为卖国条约辩护时,乌克兰已站在亡国边缘。历史无数次证明:出卖主权换不来和平,依附霸权得不到尊严。唯有坚守资源主权、独立自主发展,才能避免沦为大国博弈的祭品。
乌克兰的悲剧,应当成为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警世钟。2000万吨稀土换不来线生机,这不是卖国求存而是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