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的紫皮茄子在土灶上烤出焦斑,这是胡同口王大爷教我的诀窍——不腌不炸,吃的是茄子本味。您且听我慢慢道来。

  1. 选三根"会呼吸"的茄子
    别碰那些泛着塑料光的改良种,要挑京郊老农种的笨茄子。表皮带细密褶皱的才是正经货,摸起来像老茶农的手掌心。拦腰切开时注意听声,"沙沙"的簌簌声才对路。



  1. 土灶煨出烟火魂
    煤球炉子烧到暗红时,用铁夹子夹着整茄在火苗上转圈。别怕烧焦表皮,等紫衣变成虎皮纹,撕开时白瓤还挂着晶莹汁水。这步最忌心急,得守着炉子哼完半出《空城计》的工夫。
  2. 古法熬酱有讲究
    六必居的稀黄酱打底,兑上二锅头醒过的干黄酱。讲究人家会舀一勺去年腌的西瓜酱,这是当年御膳房传出来的方子。冰糖得用云南竹筒糖,化开后加两粒话梅吊酸香。
  3. 铁锅里的阴阳调和
    柴锅烧热,先下八角炸出星芒状的油花。煸香的蒜末要分两次放,头一遭炝锅,第二遭临起锅前撒。烧化的酱汁里卧进茄条,得让每块都裹上琥珀色的包浆。
  4. 点睛在那一把青
    九成九时关火,趁着余温撒把现掐的藿香叶。别用紫苏抢味,就要藿香那股子药香。最后淋勺现磨的芝麻酱,得是前门老店石磨慢碾的才够醇。



这盘烧茄子正咕嘟着冒泡。拿筷子尖挑开茄肉,颤巍巍的像嫩豆腐,就着二两烫好的燕京啤酒,这才是四九城夏末的滋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