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天主教教皇方济各辞世,他临走前留下了两大遗愿,都与中国有关,虽说逝者为大,可是中方这次没有答应。
21日,罗马天主教教皇方济各逝世,享年89岁。他的离世于中梵关系而言,是个巨大的损失,他是第一个获准飞越中国领空的罗马天主教教皇,不同于历届教皇,方济各上任之后频频对华示好,中方最高层上任时,他连发三封信件表示祝贺,飞越中国领空之时,他也特意发来电报为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送上祝福。
在担任教皇期间,他还推出了许多改革措施,比如推动梵蒂冈和中国签署《梵中主教任命临时性协议》。长期以来,罗马教廷坚持世界各地的天主教神职人员都应该由教皇任命,但中方拒绝梵蒂冈借教宗的名义介入中国内部事务,一直都是自行任命,中梵关系也因此陷入紧张。关键时刻,是方济各推动中梵签署了突破性的主教任命协议, 自2018年起,允许双方协商任命主教,这才弥合了中梵之间的裂隙,为双边关系的缓和奠定了基础,也开启了后续的建设性接触。
可尽管他和中国结下了深厚情谊,直到逝世却仍有两个心愿未能达成:访华和中梵建交。梵蒂冈曾表达过与中国建立完全外交关系的愿望,帕罗林红衣主教声称,梵蒂冈愿与中国政府进行相互尊重、有建设性的对话,以找到解决中国境内天主教徒信教问题的途径。
2013年以来,方济各遍访日韩、东南亚、中亚和蒙古,绕着中国走了一圈,多次到了中国的大门口。他还在每周的公开讲道活动中配备了中文翻译,在各个场合频频对华释放善意和沟通意愿,意图访华并促成中梵建交,却一直未得其入。
会造成这个结果,主要是因为中梵存在两大障碍。其一是台湾问题,1949年,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之际,梵蒂冈逆潮流而动,不仅与中国断交,还拒不接受一中原则,与台湾地区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并持续至今。蔡英文当局时期和赖清德上台之初,台湾地区有两次“断交潮”,梵蒂冈作为台当局在欧洲的唯一一个所谓“友邦”,却都没有跟上大势。
其二 ,梵蒂冈不尊重中国主权,频频干涉中国的天主教主教任命,同样不符合建交最基本的条件,是以,直到方济各去世,这两个心愿都没完成,而是变成了遗愿,并且短期来看也没有实现的可能。
在他逝世之后,多国领导人都表示了哀悼,中方是在过了24小时之后,才通过例行记者会致哀。中方向来是最知礼守节的,之所以刻意与方济各保持距离,是因为中方知道罗马教廷和梵蒂冈政府的真实心意,眼下并不是建交的正确时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算是对他的婉拒。
平心而论,方济各的离世值得惋惜,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中国一直是“伟大的参照”,“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也是一种伟大的文化,有着无穷的智慧”。并且他认为,不应该“畏惧”中国的发展与开放。如果西方能多一些知名人物,都能有他这样的认知,且愿意积极推动对华关系,那么今天的全球关税战、贸易战或许就不会发生,经济衰退的风险也就不会出现,那些将中国当做竞争对手甚至是“挑战”的错误认知就会得到纠正。
可惜假设只能是假设,随着方济各的陨落,中梵有关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可能出现变数,下任教皇上任前,中方须得持续关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