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阜阳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中共阜阳市委 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委一号文件”。今年的阜阳市委一号文件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高质高效的区域性农业强市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描绘了全市“三农”工作任务书、路线图。
4月22日,阜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阜阳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振华就一号文件进行解读。文件共5个部分28条,细化分解了70项重点任务。主要内容可以用“四色一引领”来概括。
一是持续擦亮底色,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主要是统筹实施“四良两优一智”增粮工程,全力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努力在多种粮、种好粮上当标兵走在前。重点对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深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水平、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落实粮食生产支持保护政策、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7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坚决扛牢粮食保供责任。
二是持续打造特色产业,深入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双千亿”计划。主要是围绕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点对深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富民增收渠道3个方面进行安排,加快推动绿色食品产业提质增效。
三是持续增添亮色,高质高效推进“千万工程”。主要是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决策部署,坚持系统思维、下足绣花功夫,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建设好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重点对加强县域城乡规划建设统筹、抓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进平安乡村建设7个方面进行了安排,着力让乡村和和美美、让群众可感可及。
四是持续提高成色,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阜阳市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慎终如始,扛稳责任,毫不松懈抓好各项工作。重点对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统筹建立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健全帮扶资产长效管理机制3个方面进行安排,确保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五是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主要是紧扣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主题。重点对持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巩固二轮土地延包试点成果、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丰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路径、健全完善乡村人才要素保障机制、统筹推进林业、供销社等改革、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8个方面工作进行安排,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更多依靠改革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据了解,去年,阜阳市“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百亿粮仓建设持续推进。深入实施“四良两优一智”七大增粮工程,粮食播种面积1465.45万亩、总产107.76亿斤,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小麦玉米油菜最高单产均居全省首位。二是乡村富民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双千亿”计划,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645亿元、全省第一,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超1405亿元、居全省前列;农村居民收入增长6.6%、居全省第8位;获评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全省唯一。三是乡村建设和治理水平稳步提升。28个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系统构建防范化解风险和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两有三解”入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2024年)》,“有事找书记”入选中社部、农业农村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四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全市返贫风险消除率68.92%、超全省3.4个百分点;大力实施农村居民就近就业“132”工程,41.8万脱贫劳动力全部就业。五是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第二轮土地延包整市合同网签工作;全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达4.4万家、1.6万个,完成“大托管”服务面积704万亩、村参与率达60%。农业农村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谈及下一步工作时,阜阳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振华表示,阜阳市将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坚定不移聚力落实“六抓”工作机制,大力推行“一线+闭环”工作法,真抓实干、落实落细市委一号文件部署,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阜阳篇章贡献“三农”力量!
(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