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户外劳动者在河南郑州金水区24小时“在线”爱心驿站首次扫码登记后,即可在工作间隙刷脸进入驿站休息。

爱心驿站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户外劳动者权益、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爱心驿站,能够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随着快递、外卖等新业态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劳动者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长时间进行户外作业,经常面临“饮水难、热饭难、休息难”等问题。各地通过爱心驿站的建设与运营,为户外劳动者提供贴心服务,帮助其解决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

户外劳动者在享受这些服务的同时,能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温度,增加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爱心驿站还可成为社区居民参与公益活动的平台,促进社区居民的互助合作。

当前,各地城市爱心驿站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驿站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户外劳动者的实际需求;一些驿站卫生状况不佳、设施设备损坏,影响驿站的使用效果;还有一些驿站运营管理不够规范,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这就需要在建设中补齐短板,完善休息、饮水、应急药品等配套设施,确保能够满足户外劳动者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驿站进行改造升级,扩大覆盖面。例如,一些地方的爱心驿站在原有的便民服务功能上,新增24小时无人值守、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智能消防设备、远程通话设备、语音提醒、感应电源、远程开门、智能AED等智慧管理功能。通过这些举措,提升服务质量,体现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与人性化。同时,可通过加强鼓励引导,提高城市驿站知晓率和使用率,让更多户外劳动者了解驿站、走进驿站,让积极使用、维护驿站成为常态,让驿站真正成为户外劳动者的“温馨港湾”。

此外,创新运营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也是必要之举。各地可积极探索与社会力量合作的新模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驿站的建设和运营。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推动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还能促进城市管理者、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有益互动,进而形成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格局,提升城市治理的效能和水平。

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的林立、高端产业及人才的集聚,还体现在对普通劳动者的关爱与尊重。期待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让越来越多的爱心驿站传递出城市温暖与关怀,提升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户外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子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