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济南市非遗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推广周正式启动,仪式上公布了“2024年度济南市非遗知识产权保护优秀案例名单”,我区“章丘铁锅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和“济南友谊葫芦非遗工坊知识产权保护”入选。
本次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案例,是近年来有关区县局、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积极探索,也在促进非遗传承、传播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友谊葫芦
章丘友谊葫芦“非遗工坊IP赋能-友谊葫芦技艺向产业化的多元实践案例”,以“章丘葫芦雕刻”传统工艺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整合驻章高校人才资源、产业力量和社会资源,探索构建起集技艺保护、人才培养、产品研发、产业融合于一体的非遗生态体系。
著作权人:李霞
友谊葫芦非遗工坊大力推进档案化、数字化保护,通过系统挖掘,整理文字资料超20万字、视频资料100G,实物档案2000余个,共形成62册非遗技艺档案。2023年12月,经山东省文旅厅批复济南葫芦博物馆(非国有制)正式成立,系统展示葫芦雕刻历史脉络、工具演变及代表性作品,年接待参观量超2万人次。同时工坊重视数字化技术,将章丘葫芦雕刻非遗档案转化为可存储、可检索的数字信息。友谊葫芦非遗工坊被评为山东省非遗档案正规化单位和山东省首家非遗入档标准规范个体单位。
传承人出版书籍《识葫芦、刻葫芦》
著作权人:姚瑶,宋煦,马友谊
工坊重视创新知识产权布局,登记注册“马友谊葫芦”商标,不断打造品牌标识。手握100多项作品版权、2篇学术论文确权和国家发明专利:《松脂墨、制备方法、应用及应用方法》等,形成广袤的知识产权版图,依托《斗茶图》等获奖作品开发数字藏品和联名文创,打造高端定制、文旅衍生品等多元产业。
同时工坊依托知识产权产业升级,投身公益事业,累计开展公益培训260余场,培训残困学员3300余人次,带动超120户残困家庭就业,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今后的章丘非遗活化利用提供了优秀案例。
马友谊向学员现场教授葫芦雕刻技法
著作权人:马建栋
章丘铁锅
2018 年,《舌尖上的中国 3》开播,让 “章丘铁锅” 一夜爆红。铁锅是手工产品,量产难度极大,激增的市场需求导致仿冒产品泛滥成灾,市场亟需为整个行业保驾护航的领头人。2018 年 4 月,济南市章丘区铁匠手工艺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当地手工艺人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协会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通过电商转型实现了产业升级,为章丘铁锅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著作权人:冯全永
协会全面梳理章丘铁锅的知识产权情况,对各铁匠铺的历史沿革、技艺特色等进行全面调研,建立了包含商标信息、专利信息、技术信息在内的知识产权名录。在此基础上,2020 年 3 月《章丘铁锅团体标准》正式诞生,全流程规范原料选择、锻打工艺、成品检验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与工艺传承有章可循。
协会召开年度考核,发放使用章丘铁锅集体商标
著作权人:孙倩
协会在章丘铁锅锻打技艺保护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着手对手工艺人进行技术培训和专利知识培训,提高传承人技艺专业度。2018 年 6 月,协会成为 “章丘铁锅” 集体商标注册申请人。2022 年,“章丘铁锅” 集体商标注册成功,通过法律手段对侵权行为尤其是电商平台的假冒商标进行打击,铸造起章丘铁锅的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护城河。
在行业健康良好发展的背景下,协会推动章丘铁锅向电商化转型,主导在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开设 “章丘铁锅” 品牌旗舰店,对从业者进行技能认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与品牌授权。 “臻三环”“同盛永” 等核心正品得以牢牢站住市场。
编辑:杜辉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爱章丘”,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