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美国家庭的餐桌上,各类罐装食品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家美国超市特别推出了一款名为“末日储备”的罐头组合,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有意思的是,美国人钟爱的这些罐头,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制造。



数据显示,这种小罐头每年能为我国带来接近500亿人民币的收益。

尽管在国外备受欢迎,但国内消费者对罐头的热情却并不高。

为什么美国人追捧的罐头,在中国却遭遇冷遇呢?



罐头在美国大受追捧

要说美国超市里哪些商品最受欢迎,除了卫生纸之外,各种罐头绝对榜上有名。

2020年时,一家超市推出了售价8499.99美元的“末日储备”罐头套餐,折合人民币约4万元。

这套产品包含230个罐头和30桶干货,足够一个四口之家食用整整一年。

即便价格不菲,这款套餐依然吸引了不少顾客购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外国人对罐头的喜爱程度。



罐头之所以在国外如此流行,这背后离不开一位历史人物的推动,他就是拿破仑。

18世纪末,拿破仑率领法军征战欧洲各地,然而士兵们常常面临饥饿问题。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充分说明了后勤保障的重要性。

在行军过程中,食物供应成为拿破仑军队面临的最大挑战。



由于长途运输,士兵携带的粮食要么腐烂,要么生虫,严重影响了士气。

为解决这一难题,法国政府悬赏征集解决方案,于是罐头技术应运而生。

虽然罐头起源于法国,但它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世纪20年代,美国正经历快速城市化进程,人口集中于城市,而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乡村。



基于国情,美国调整了食品供应链,将农村生产的蔬菜和肉类加工成金属罐装食品后运往城市销售。

这样不仅保证了食品供应体系的稳定,还解决了农村产品的销路问题,提升了食材运输效率。

到了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率飙升,股市崩盘,许多人连温饱都成了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价格实惠且保存时间长的罐头自然成为了美国人的心头好。

为了增加饱腹感,美国政府推出了富含高蛋白、高脂肪的午餐肉罐头。

在经济危机期间,一盒简单的午餐肉罐头可以满足一个人一天的能量需求。

二战期间,罐头又摇身一变成为军需品。



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美国军人依靠罐头补充能量。

经过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洗礼,罐头逐渐改变了美国人的饮食习惯。

从最初的应急食品,到如今已成为日常餐桌上的常见选择。

美国人还开发出多种罐头烹饪方法,煎炒蒸煮无所不能。



罐头在美国备受喜爱,为何在中国却反响平平?

正如前面提到的“末日储备”套餐,虽然在美国广受欢迎,但国内网友看到后却毫无购买欲望。

甚至还有人觉得反感。

不少网友表示,五谷杂粮和新鲜蔬果显然比罐头更有吸引力。



更何况,一盒罐头的价格往往高于新鲜蔬菜和肉类。

在国外备受追捧的罐头,为何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呢?



根据《人民日报》报道,相关内容刊登于2023年3月22日的《稳居第一,小小罐头闯世界》。



在国内遇冷的罐头

提起罐头,很多人以为这是美国特有的产物,直到近年才传入我国。

但实际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已经开始出口罐头。

起初出口品种较少,只有水果类罐头,但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出口罐头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

其中,梅林是我国最早的罐头品牌之一。



1920年,梅林公司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处石库门中创立。

当时技术有限,梅林公司生产的罐头种类不多,但番茄沙司却是最受欢迎的产品。

因其口味与某美国品牌相似且价格低廉,很快就在上海赢得了一定声誉。

之后,梅林公司开始扩展产品线,推出更多口味的罐头。



由此,梅林公司在1940年后成功进入欧美市场,打开了国际销路。

除了梅林,我国还有许多罐头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但在国内,罐头始终是一种稀罕物品。

当时社会动荡,经历了多次战争,普通百姓连基本温饱都难以保障,更别提消费罐头了。



因此,当时的罐头多作为军需品生产,仅少量用于出口。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罐头才逐渐出现在国人的餐桌上。

例如寒冷的东北地区,冬季缺乏新鲜水果,人们对黄桃罐头尤为偏爱。

不过,这种偏爱远不及热情,当罐头褪去奢侈品光环,以平民化姿态走入千家万户时。



它所面对的却是冷落而非欢迎。

如今,中国的消费能力显著提升,作为全球最大的罐头生产国,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消费罐头。

可为什么罐头始终未能在国内流行起来呢?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相关内容刊登于2023年3月22日的《一年爆卖500亿元!中国这一产品被国外“疯抢”》。



思想观念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部启动了“菜篮子工程”。

进入21世纪后,“果盘子工程”也相继展开。

这两大工程的长期实施,让普通民众能够轻松买到新鲜蔬果。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讲究食材的新鲜度。

为了获取新鲜食材,人们愿意早起去早市采购,或者在自家院子里种植。



正是这种对新鲜食材的执着追求,使得罐头食品在国内难以流行。

罐头保质期长,通常可达1至2年,很多人误以为其中添加了大量防腐剂。

此外,罐头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烹煮,再加上长时间储存,营养成分被认为已流失殆尽。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与其花钱买没有营养的罐头,不如直接购买新鲜食材。

除了对罐头质量的担忧外,其价格也是影响国人消费意愿的因素之一。

以黄桃罐头为例,一罐880g的黄桃罐头售价约为18元,而一斤新鲜黄桃只需6元左右。



根据《中国质量报》报道,相关内容刊登于2023年4月25日的《小罐头如何走向大世界》。



结语

除此之外,中国人在选择食物时,还会赋予其特定的文化意义。

比如,不同节日需要食用不同的食物,与不同的家人聚餐时也需要采用不同的烹饪方式。



因此,相比快捷方便的罐头食品,中国人更倾向于花时间在厨房准备一顿热腾腾的团圆饭。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食材价格的考量,还是对新鲜度的严格要求,都决定了罐头食品在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不会太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